第九章 孙文(第1 / 2页)
“眼下前两条都还未得,是以如现下即行变法,必败。”
“哦。”孙旭东一听没自己什么事,微微有些失望,难道自己平时所言变法的一些策略不符合鑫国富有特色的国情?
“所幸是鑫国后两条却眼下皆已齐备,校尉大人可知是谁否?”孙先生笑问孙旭东道。
孙先生眼神慢慢变得黯然,喝了口水后继续说道:“当此乱世,各国相互皆有觊觎之心,是以刀兵频举,民不聊生。孙某原以为挟胸中百万雄兵,助有德之诸侯王一统天下,解救百姓黎民于水火之中。可是与孙某面谋的诸侯王中,无一不是想独霸天下后,有更多百姓以供鱼肉。”孙先生摇着头,满脸苦涩。
“我在白国面见国君,白王一心留我治军。我则要他先行求贤变法,削去世家望族特权。白王大怒,谓我欲扰乱白国,拂袖而去。我待再投奔鑫国说服鑫王,不想白王怕鑫国得我治军,竟下令扣押孙某。其太子苏更为狠毒,下令让人剜去了孙某的膝盖骨,让孙某终成一废人。”
孙先生语声平淡,像是叙说别人的事一般,一副宠辱不惊的深沉,深深震撼了孙旭东。坐在面前的孙先生就是一位先贤,比之中国历史上的孙武、孙膑毫不逊色的大贤。
“那先生以为鑫国国君就一定会先变法求强吗?”
孙先生低头思忖移时,摇头说道:“眼下当然不会,变法图强,其间之事凶险万分,鑫王一向以陈规治国,轻易不会趟这趟浑水的。但鑫国太子颇具远见,深知鑫不变则亡,是以才会几次上书要求变法。”
“飞回来了,校尉大人您看,飞回来了!”花儿坡营门口,蔡轮像个孩子般地指着天上又跳又叫着。
阳光很刺眼,孙旭东抬头眯着望着天上,果然有几个小黑点从花儿峡那边往这边飞过来。看来鸽子的进化二千年就已完成,眼下还是近处放飞,等以后能远放就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等它们回鸽舍了,多喂些精食。”孙旭东吩咐蔡轮道,转身进了军营直奔孙先生的帐篷,两人是打过赌的,这下可是羸了个东道。
“先生,那你块玉佩可得给我了,哈哈。”正在竹简上书书写写的孙先生惊愕地抬起头看着进门的孙旭东,“真回来了?”见孙旭东满脸兴奋地点头,孙先生哈哈大笑,伸手便从腰间解下佩戴的玉佩,轻轻拍在书桌上:“孙某认输,拿去。”
孙旭东经常发现孙先生会一边用手把玩着那块玉佩,一边呆呆出神。不用想,那块玉佩肯定对他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呵呵一笑,在边上坐了下来:“君武哪敢真要先生的爱物?只是君武有一事不明,一直想请教先生,但又怕言语间冒犯了先生。是以未曾开口。”孙旭东发现自已真是全部融入了这个世界,跟文人说话时也可文邹邹地酸倒牙。
“那先生为何不一开始就到鑫国来,也不致遭白王所害。”
孙先生摇头道:“变法之事艰险异常,并非易事,稍有差错极易动摇国本。七国中,鑫虽为大国,然国力最弱、民最贫、世家望族亦最多,此皆为变法之大碍,是以鑫国变法比之它国更为不易。”
原来如此,看来鑫国的国际地位很低啊。“那等将来太子得其位时,先生可一展大才了。”
“非也非也,孙某自思也非变法大才。依孙某愚见,太子若要变法,须得有此几条方可施行:一得君王之位;二得变法之大才;三得富国之文臣;四得强兵之武将。得此四,变法可大成。”
这话听得孙旭东心里“怦怦”直跳,难道孙先生所说的变法大才就是我?两眼颇为热切地望着孙先生。
孙先生听罢苦涩一笑:“校尉大人想问的话,孙某心里清楚。”他眼望着帐门,徐徐说道:“孙某自小喜好兵法,八岁时即遁入深山老林,追随司虞研习。十余年足未出深山,每日里潜心在兵书和砂盘之间如痴如醉,不能自拨。待有小成时即一人独自游历天下,遍观天下山川地形,胸中演练了百万雄兵。”孙先生说到此,停了片刻。孙旭东第一次见他眼神中神采流溢,想必是心有所动,感慨颇深。
“孙某一路游历,其间著下了孙氏兵法。流传天下后,虽有当今诸多领兵之将奉为至宝,可真正能吸其精髓者又能有几人?只知在内求用兵之法,却不闻开篇之警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旭东大惊,这几句明明就是孙子兵法中开宗明义的。难道这两个世界确实还有些相通之处?他忍不住问道:“跟先生日久了,先生能否告之大名?”
孙先生呵呵一笑:“君武大人客气了,孙某单名一个文。”
“哦。”竟然跟国父同名啊!孙旭东心想,看来大家只是英雄所见略同而已,以后一定要拜读一下孙先生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