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中伏(第1 / 2页)
太子沉思了一会,也觉可行,看看两边冲天的狼烟点点道:“好,兵贵神速。有劳蒙大将军了。”
冲入胡子大营的那军人马,拨了不少胡子的帐篷回来,有的兵士还笑嘻嘻地扛回了胡子的皮鼓。看来胡子为使这疑兵之计,下了不少血本,光帐篷就送了几千顶。
蒙田领着三万人出了杜城,先派出军中斥候探路,大队全速直奔前岗。十几里平路过后即到马陵峡,蒙田带住战马,见探路的斥候并未报异情,即让军马排成长队,一屯一屯快速通过马陵峡。
马陵山并不高却很陡,面积也比较大。马陵峡是马陵山中的一条峡谷古道,从马陵山中穿山而过的马陵峡虽然不长,但比较狭窄,两边山岩也很陡峭。
因为马陵峡较窄,所以蒙田三万人马中并没有重型战车,只有几十辆两马拉动的轻型战车。此时第一批通过马陵峡的就是这几十辆轻型战车。
冲锋中那校尉身先士卒,左手握盾牌,右手执铜剑一马当先,口中呐喊着最先冲过吊桥,身后紧跟的战车和骑甲步甲排着长队,一过吊桥后即四面散开,跟着校尉齐声呐喊冲锋。
最先的校尉冲至离胡兵营帐不到二百步,即将盾牌护住上身,身子缩在盾牌后催马继续前冲,照经验,再进得几十步,胡兵的弓箭手便会箭如雨发了。
城门楼上,太子和蒙田两眼紧盯着漫天灰尘的胡兵大营,随时准备鸣金收兵,胡兵的主力如果在这儿,坚守还是最好的策略。
离胡兵营门只有一百多步了,却没有一支羽箭射过来,冲在前面的校尉不免心有疑惑,疾驰中伸出头看了一眼前面的大营,虽然仍是尘土飞扬,却并不见弯弓搭箭的胡人人影。“胡兵有诈?”右手铜剑高举,急提马缰。紧跟着冲锋的队伍攻势立即缓了下来。
胡子兵营中灰尘在慢慢消散,鼓声消歇,胡人踪影全无。校尉带住马,除了身后自己的兵发出的动静外,眼前只有静悄悄的胡兵帐篷。打了几十年的仗,还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校尉坐在马上有些摸不着头脑,眼睛四处张望,尤其要看看胡人是不是在地上做了手脚。
骑在马上的蒙田,身后飘着大旗。眼看着一屯一屯人马安然过了峡谷,心中松了一口气:幸亏胡子还不会用兵,若是真伏了一支胡子兵在这儿,过这峡谷确实不易。今日前岗之围一解,明天一定要派一支军马驻在这马陵山上,以免后患。
几十屯人马过后,蒙田带着中军策马进了马陵峡,峡中路上的尘土已经被前面过去的大军踩着干干净净,只空气中满是灰尘的味道。
“快,全速通过峡谷!”蒙田大声令道,几百人的中军护卫队首尾相接,在峡谷中快马疾驰。
中军行进在峡谷之中,蒙田眼见再行得百步就可出峡,正在庆幸间,突然听到山岩上有惊雷之声,心中一慌急忙带住战马。抬眼只见两边山岩上无数合抱的大石带着泥土,裹着被砸断的小树枝雹子一般砸在峡谷内,发出巨大的声响。瞬时之间就将峡谷封死。
蒙田顿时头上冒出了冷汗,身后的几百人都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他回身望了一眼高举着的大旗,心念一闪,今天就是被这杆旗害了。
城门楼上的蒙大将军立即相信了自己的判断,胡子就是在故弄玄虚以虚张声势,其目的当然是防止杜城大营增援两翼真正被围的鑫军。大将军并不敢冒失行事,亲自擂起战鼓。
营前的校尉一听城上鼓响,顾不得其他了,大喊一声,挥剑催动兵马冲进胡兵大营。
“太子,胡子在使疑兵之计,佯攻杜城,实则要分围吃了我前岗和停前守军。我看立即兵分两路,分路救援,否则耽搁一久,两边可能都守不住。哼哼,胡子也学会兵不厌诈了。”蒙田见一军人马已经冲进了胡子兵营,并无一丝异状,更加坐实了自己先前的判断。
太子捻着骸下短须,微微皱眉道:“杜城到前岗,要途经马陵峡,那可是险峻之地啊。若是胡子在那里有埋伏,可就吃大亏。”
蒙田略一思忖,说道:“胡子总共只有八万人,前岗和停前同时报警,粗略估算一下,胡子想吃下前岗和停前,每边都不会少于三万人马。杜城中现有人马七万,我带三万人亲至前岗,副将黄震带一万人解停前之围。马陵峡虽险,好在不长,只须将人马按屯编制相隔,一屯一屯快速通过应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