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知交(第2 / 2页)
这瘸子果然不出所料。张栋自以为是,哈哈一阵开怀大笑,得意之极。站起身走到孙先生身边说道:“走,老孙,带我看看你的丰功伟绩去。”一时之间,言语间已不分彼此宛如故友知交。(未完待续)
“我大鑫几百年以缺水为患,致使国贫民穷。唉,说句不好听的,甘臣相令本廷尉此次来慰劳诸位,所带些许米面牛肉还是本廷尉跟他们打了多少嘴皮官司才得来的。是以先生若能早日打通这林渠,实是为鑫国苍生造下不世之奇功啊。”这几句话来的路上张栋在心中已盘算了无数次,此时一气说出来真是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长。说罢欠起身看着孙先生的反应。
“孙某不过是一废人,如何当得廷尉大人如此谬赞?”孙先生微微一笑,丝毫不露声色。
“哪里哪里,先生过谦了。本廷尉从不谬赞于人。从来都只是对国有功之人,即如甘臣相和孙先生这般的人才会由衷称赞啊。”
“孙某人何许人也?如何敢与臣相相提并论?”孙先生眼睛睁得大些,声调稍快说道。
算你还有些自知之明。张栋心中暗暗想道。他叉开话题问道:“请问孙先生,这林渠若依现在的掘进进度,几时可以大功告成啊?”
第二天一大早,南宫破锣似的嗓子就催着兵士们起身。水是精贵物事,洗漱却是不用想了。兵士们收拾好了过夜的帐篷,又对付了一顿粗干粮后,驭手们抖擞起精神,轺车队缓缓启行。
云姑的轺车上,两个少女对面而坐却都一言不发。李玲儿心中憋闷得实在难受,望着小窗外没话找话地说道:“唉,这么慢,到杜城还不知道要到哪天呢。”
“你说什么?杜城?”云姑睁大着眼睛高声问道,让李玲儿吓了一跳。她惊异地看着云姑问道:“是啊,莫非你不知道我们这是去杜城?”
云姑突然脸上泛起了潮红。她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杜城杜城,这个让自己念了不知几万遍的地方,难道真会是此行的目的地?
***************************************************************************************************************
孙先生低头略作思忖道:“大约还需十个月即可完工。”
“哦?那恭喜孙先生了。完工之日必是先生荣登朝堂之时,到时孙先生与本廷尉同为王臣,共侍甘相,还望孙先生多多提携才是啊。哈哈”
这是**裸地试探,孙先生肚中暗笑:深知再不给眼前的草包吃颗定心丸,这场无聊的对话还得继续下去。便顾左右而言他地问道:“请问廷尉大人,甘臣相近日身子安好?”
果然张栋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呵呵笑道:“甘相老骥伏枥,身子骨健壮着呢。只是常常念起孙先生远在苦地为民引水,心常不安哪。”看来这瘸子还是感念臣相的举荐之恩,大可乘机拉拢,此时便不妨再替他上点眼药。
孙先生闻言默不作声,沉思良久过后说道:“这教孙某如何敢当?当日若非臣相一席深谈,又得他举荐,今日之孙某不过一浪人耳。如今才得尺寸之功,便得臣相千里慰劳,实让孙某无以为报啊。还望廷尉大人回咸城时,多多拜望臣相。”过早地对甘虹表示出好感,反而会引起那老狐狸的猜忌。但孙先生实在耐不得和张栋捉迷藏了,时机虽非太好却谅这草包也看不出,不如早早放出些模棱两可的言辞。
张栋押的轺车队装满了好不容易才一路凑齐的米面,还有少量的猪、牛肉紧赶慢赶总算是赶到了林屏山。这真是趟苦差,咸城东西有限,一路上张栋为了凑足那些慰劳的物资,跟地方上的官吏们磨破了嘴皮,威逼利诱使尽了各种手段。无他,只怨鑫国实在是太穷了。
孙先生得报朝堂派使来慰劳,带着人亲自接到了山口。这让张栋有些受宠若惊,心下暗暗欣尉:这瘸子倒还是有些良心,不负老子一路替他劳累一场。
一众人被迎入工地边搭起的帐篷里,被奉到上座的张栋两眼放光。在咸城臣相府里他是甘虹的一条狗,在朝堂他只是一个上不了大台面的官。只有到了下面,他才能享受到众人崇敬的目光,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一下虚荣心。
“孙先生引水大进,大王闻讯欣喜万分。甘臣相更是大感欣慰,说孙先生果真不负他当日举荐之苦心。”张栋等众人坐定开口说道,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自是替甘虹臣相在表功。
孙先生永远都是那副派头,坐在二人抬上眯着眼睛听完说了声不敢。心里实在却已听出了其间的玄机:大王既欣喜万分,则应当有诏,张栋第一件所作之事就当恭读王诏。此时却一味只是表功,可见大王欣喜万分云云都是靠不住的。正如自己所料,甘虹压住了自己的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