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俗世凡心 > 第八十四回

第八十四回(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战时的剑桥很像我们后方的一座文化城,尤其像昆明,人口疏散来的很多,特别是教育界,伦敦大学全部迁来了,中小学迁来的更多,市面繁荣了,街道拥挤了,但这疏散却并未使物价提高,房租猛涨……

繁荣之一,是好戏连台,笔者昨晚刚看完萧伯纳的早年讽刺剧《难以逆料》,这是两个月来剑桥上演的第三出萧剧。第一次看的是萧翁的新作《日内瓦》,一出以慕尼黑会议为蓝本的欧洲时局讽刺剧。国联的椅子只有三只腿,秘书是个交际花,墨索里尼是个气派十足的黑头,希特勒打扮成了红孩儿,嗓音沙哑,急躁疯癫,张伯伦则是个谦逊文弱的绅士。这戏的最后一句台词是:‘人作为一种政治动物,是毫无出息的!’

“丫头,关于政治,你是怎么看的?”听依凡读到这里,殷老太太不禁用暗哑的声音问道。

“我不懂政治!不过,我个人觉得大仲马对政治的总结应该算是最深刻的了。大仲马说——在政治上,是没有人,只有主义。没有感情,只有利害。在政治上,我们不是杀一个人,而是移去一个障碍物。”

“我年轻时认识一个人,他就是这样,眼里只有主义,没有人。在他看来,相对于主义,所有的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并且,在大的利害关系面前,所有个人的感情也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危亡之际。”老太太说道,声音愈发的暗哑了。

●═══════════●【叹命运深灰姑娘锁定目标王子】●═══════════●

客人们告辞离开的时候,已经快二十二点了,送走客人之后殷先生和夫人以及三个孩子继续坐在大客厅里聊天。老太太则说乏了,要回房间休息,于是依凡便护送殷老太太回了房间。

回房后,老太太在依凡的帮助下换上了睡衣,紧接着去卫生间简单洗漱了一下,然后便上床躺下了。依凡原本以为老太太今天因为参加晚宴乏了,不会要听她读书了,不想老太太却坚持要听她读一段。

那本《萧乾游记》之《海外行踪》已被管家太太从图书馆取回,此刻正放在老太太的床头柜上。

依凡不禁暗自钦佩管家太太的细心,尽管如今给老太太读书的人是她,但是她给老太太读什么书,管家太太却很有数。无论书白天被带去了哪里,到了夜晚,老太太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它总是会被管家太太端端正正地摆到伸手可及的床头柜上,并且连同给依凡坐着读书的椅子也一同摆好了。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您曾经的恋人吧?”依凡忍不住用小心翼翼的语气追问道。

“知道我为什么让你给我读这本书吗?这本书中所讲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关于伦敦与剑桥的部分,我真的是再熟悉不过了。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让我想起那个年代的伦敦,真是回味无穷啊!一九三九年的十月正是我跟他陷入热恋的时候,尽管那时的伦敦并不太平,但是我恰恰是在那种不太平的时代背景下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最幸福的一段日子!就因为有他在我身边!我跟他共同经历过的时光,我相信就算我进了坟墓都不会忘记的!”老太太用近乎哽咽的声音说道。

依凡从床头柜上拿过那本书并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将书翻到上次读到的剑桥书简(二),就时间顺序而论,应该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以后了。依凡找到上次的标记,接着上次读到的地方读了起来——

“剑桥有近三十位中国同学,其中包括由伦敦疏散来的,多数人学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一可喜现象。有一个中国同学会,因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占大半,开会时全说英文,所以有些人不大想去。但绝不能说这个组织不好,他们热心为祖国募捐,每次都有演讲,上次是田伯烈先生讲中国近况……

这里也有一家中国饭馆‘兰谷仓’。老板是英国人,厨子是广东人,摆桌的常说上海话。他们只有两样菜:杂烩和鸡丝炒面,另外的特色是高腿板凳。每晚都挤满了主顾——印度人、英国人或患乡思的中国人。前天往外走时一个德国人对我说:贵国的饭菜可真名不虚传……

说到德国人请别为我担心。我每礼拜都可以在国际俱乐部遇到十几位。英国比上届战争时成熟了,剑桥还有德国人任教。上周我曾听一个德国教授演讲《德国文学与国家主义》,再上一周是曾蹲过集中营的德国牧师讲《德国的政教冲突》。现在全英有25位德国牧师在学神学,预备希特勒倒台后,回国去主持教务,这是英国更远的一步棋……

德国俘虏由英国集中营跑出好几次,但都并没能逃出本城。上周的几个曾空着肚子在街上蹓跶两天。上月有三个是从接近郊区的巨树上捉到的。一个俘虏跳下桠杈后,劈头就问警察:’喂,战争打完了吗?’这是笑话也是愿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