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思嫁 > 第四百六十二章 谁都扰不得的养胎

第四百六十二章 谁都扰不得的养胎(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爱卿这是老成谋国之言,朕之前也曾这么想过,但是……有个人随口说了句话,倒让朕触类旁通有了新的想法,你看看朕这幅字写得如何?”

安清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番景象,萧老夫人在北书房里大发雌威,如今这拉家常叙话原本的用意就是示恩就是安抚,就算唠埋怨唠到了万岁爷有不耐烦想发脾气的时候,萧老夫人肯定又话题一转奔着萧家也好安清悠也罢,都是为了陛下立下天大功劳受了天大委屈之类的话题上走,弄得寿光皇帝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寿光皇帝脸上忽然古里古怪的一笑,安老大人凑到龙案上一看,之间端端正正,正是寿光皇帝刚写下的御笔墨宝:

“安老爱卿的人品朕信得过,绝不会搞那媚上而妄兴乱狱之事!”寿光皇帝对于安老太爷表示了充分的信任,点了点头道:“此事当速断,老爱卿对于处置的结果又有何高见啊?”

安清悠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养胎生活,原本快节奏的生活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任凭外面大动干戈戒严,满京城的大兵巡逻家家关门闭户——萧家的全部重心却似乎一下子就转移到了五少奶奶身孕生养的大问题上来。

安老大人心里一松,陛下能够说出速断这等话来,显然是不欲把这事情弄得天塌地陷一般,若把大梁国里从上到下弄得震荡不休人人自危显然也不是朝廷之福。万岁爷固然是对有人敢行弑君之举愤怒痛恨不已,倒还没有被冲昏了头脑。

哗的一阵哄笑,别说是萧家的几个媳妇,就连一直以来习惯于绷着的安家长房老爷安德佑都乐了。

“臣以为,李、夏等人率其朋党谋朝篡逆,其罪实无可赦,然值此变局之事,此事亦无需扩大,将京城之中的罪官尽数诛灭,调外省官员进京补职,招天下贤能及补官待缺者入替地方官务……”

安老大人刻意强调了“皆为初步查有实据者”这几个字,实在是极有功力的一句话,这是给皇上留着余地呢。

都察院是做什么的,就是专办涉及到官员案件的!安老太爷几十年经营下来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徒子徒孙可是不少,许多李家党羽的关系,早就在不声不响的收集之中。

睿王谋逆案绝对属于惊天大案这一级数的,李家数代首辅,门徒党羽之多更是遍布天下,若是真要大挖深挖可以从京城挖到各地,到时候牵连出多少个官员来都不稀奇。

当然,这也跟这半年多来安老太爷名义上闲赋在家实则并没有真闲着有关,冷眼旁观反倒是容易看得清楚。

“初步查有实据就有三百多个官儿……古人云老骥伏枥,安老爱卿忠心国事,实是让朕欣慰不已,国患思良将,有老爱卿在,朕真是少**太多心了。”

“皇上说……”萧老夫人洋洋得意,抬起头来做四十五度仰望远处的黄昏晚霞状道:“这都是命,这都是命啊……”

安老太爷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分兵两路,一边在京里快刀斩乱麻,一边在赶紧调地方官入京补上中枢这些官员的缺。反正大梁国里有做官资格等待补缺的官员们不少,地方官空出来许多位子由这些人去补,区区一城一地分散着添一批新官上任倒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他甚至连刘总督都想到了,由地方官内调入替京官,怕倒是这位第一忠犬倒是最大的获益者。

“那皇上怎么说?”安清悠难得地八卦了一把,对当时的细节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想到寿光皇帝这位权谋无双视天下人如棋子的九五之尊在北书房里被萧老夫人像训小媳妇儿一样地叨咕个没完没了,差点没扑哧一下笑出生来。

不过这也无妨,以寿光皇帝的权谋手段其间自有平衡把控,断不会造出第二个李家来的。

可是偏偏碰上这么一想抱孙子想红了眼的泼辣老太太,皇上也没招啊!

当年的安铁面依然是宝刀不老,虽然很是离开了庙堂一段日子,如今这等案子不过短短三天,就已经初步理出了个头绪来。

寿光皇帝轻叹一声,这句话倒是真心实意。

“陛下,臣奉旨清查那李家及睿王谋逆案,目前已经初露头绪。都察院在四方楼相助之下,实查前龙渊阁大学士李华年、兵部尚书夏守仁等党羽官吏共三百七十九人,皆为初步查有实据者,如何处置,请陛下龙意天裁。”

京城戒严容易,可是就算是有京东京西两大营加上城防军的兵丁强硬弹压着,谁也不能总是不让老百姓窝在家里上不了街,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已经有不少四方楼的密报送至御前,言道底层民众的怨气越来越大,商人出不得市菜农进不来城,这可怎么让老百姓过正常日子?

而奉旨查案的安老太爷把一大摞卷宗放到寿光皇帝的龙案上时,时间也已经过去了三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