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胭脂落》 > 第六回 设义诊半臣妙算账 赴曲会褚少恋花海

第六回 设义诊半臣妙算账 赴曲会褚少恋花海(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巫继臣因为古文功夫好,也在中医学校的药房里帮着抄处方。一次出诊回来,天已傍晚,在街上捡到一个皮包,款式质地非常高档。巫继臣自小秉承家教,修养极好,于是就在皮包遗失的地方苦等失主回来。过了有两个时辰光景,天已全黑,对面忽然急匆匆过来几个英国人,一路低头寻找什么。巫继臣将丢失的包送上,那些人打开包裹,看看里面票据、单子厚厚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子都在,十分感激,非要取出钱感谢巫继臣。巫继臣分文不图,执意告辞。其中一个英国人用生硬的中国话表示,自己正准备请一个中国文书做助理,问巫继臣是否愿意去做。巫继臣才知道英国人在虹口那边开了一个银行,有很多经纪业务,正是学习营生的好机会,于是答应下来。回来和余怀英等说明理由,就到英国人的银行做事去了。殷震贤见他有这么好的机会,心里也暗暗为他高兴。

殷震贤接手中医学校以后,一切都按余怀英先生原来的规矩办,不懂的事情还有余怀英坐阵,生意往来都慢慢进步。这天看到几个应诊之人贫困不堪,在外面犹疑不决似进非进。殷震贤道:“先生,如今世道乱,从上海外面涌进来一些穷苦之人。他们前来患病求医,却苦于拿不出铜元,病痛惨怛十分可怜。先生常常教诲我们:‘术无德不行’,医生绝没有不救病人的道理。我想在诊所外面开个小门诊,专门接待贫苦病人,施诊赠药,这样那些贫病之人能够得到治疗,也广为传播先生的善行。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殷震贤慷慨说:“此事关乎昆曲,我等皆是昆曲曲友,护卫昆曲当然义不容辞。不知什么时候要这篇文章?”

何九说:“报社下午就要排版,晚上印刷,明天凌晨就要派发各处,所以时间刻不容缓。”

殷震贤激情顿生,说:“多谢何九师兄来送信,我等即刻磨墨写作。”当下铺开纸卷,脑海里风起云蒸,一挥而就。众人边看边赞。玉胭脂念道:“‘水因怀珠而媚,山因缊玉而辉’,中华民族因为孕育了昆曲而文化焕然,正是我中华瑰宝,盛世元音。”说得实在太好!

徐英若说:“贤哥哥此文,阐述昆曲出身之贵,文辞之美,演出之雅,教化之用,正是藏珠缊玉之民族精粹,真能令人心服。”

殷震贤将写就一文呈与盛王爷过目,盛王爷连连点头。交给何九,何九赞道:“贤弟真是文采风流高雅之人,我马上回去排版,不要耽误了时日。”说完急急告辞。

当下盛王爷叫来上海滩各处的名酒食,和一干干果菜品,加上当时流行的外来的美国鲜橙、德国克里士等,一起摆在三雅园,盛王爷叫人斟了几十碗黄酒,自己连喝了几碗,吩咐殷震贤、闵采臣一起来喝酒。玉胭脂向裴班主提及想到三雅园来搭班,裴班主十分欣喜,满口答应。徐英若祝贺说:“姐姐要到了三雅园,将来我们就是三雅园的常客了。”裴班主说:“不是各位的抬举,咱们昆班能熬得过这几百年嘛。从古到今,咱昆班靠的就是你们这些喜好昆曲的文人。”殷震贤说:“靠文人士大夫不如靠王爷。当年恭亲王、醇亲王还有京城的三格格,府里都养的有昆班。”话音刚落,盛王爷的师爷接话道:“盛王爷府中原来也是有昆班的,所以盛王爷也学了一身的好戏。可惜,山东马仲麟那个马贼破了北京城,皇帝爷也逊了位了,咱王爷也没了俸禄吃,这才南下回来。要论懂昆曲的王爷,当今还有哪位能比得过盛王爷好昆曲?懂昆曲?”

这时,下人过来悄悄把师爷叫到一边去了。师爷皱着眉头,然后过来传话说:“有个人说有十分紧要的事情找殷公子,我说让他缓缓,他非说时间一刻也缓不了,是为了昆曲的事情。”

盛王爷恼怒说:“什么事情一刻也缓不了,没看见我在吃饭吗?”

殷震贤说:“既然来人这么说,我就见他一见。请恕我失陪!”

盛王爷说:“叫他过来回话,如果不是紧要,我扒了他的皮!”

第二天,《申报》果然整版篇幅,对发了褚敏瑜和殷震贤的文章,一反一正,一贬一扬,各说其道理,各鸣其主张,相映成趣。褚敏瑜是归国博士,刚被认命为孙传芳的秘书长,文采风流;殷震贤因为研制戒烟药风头正劲,才华横溢。两个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当下报纸一出,四方人士议论颂扬,各有各的拥戴者。昆曲在江浙沪很有基础,不少昆曲知音看到“笔战”之后都来支持三雅园昆班,三雅园生意反而因为这场论战兴旺许多。这时沪上的丹桂园、筱桂园等班底都有名旦,齐放异彩,互争高下。三雅园冯怜怜扮相绝美,音色清澈婉致,在各色女旦中独树一帜。加上盛王爷的追捧,报纸一干人等簇拥,被评选为“沪上第一名旦”,一时名震上海滩。

说来也巧,当时沪上的“书寓”闻风也在评选花魁。各个书寓互不相让,促蜂引蝶,最后将群玉坊书寓的泓四小姐评选为上海滩第一花魁,号称“花国大总统”。一干小报将泓四照片印在报纸上各处散发,中医学校也送进来许多。众人看那“花国大总统”果然容貌绝美,倾国倾城,恨不能早日一见。一个是“沪上第一名旦”,一个是“花国大总统”,都在报纸左右页上,整个上海滩都在评头论足。

中医学校这边的学生也看到了报纸,胖子当下指着泓四的艳照对茂仲景说:“今年评选的‘花国大总统’还真是不一般,那眼神真有勾魂摄魄的魅力,我们什么时候去会会!”茂仲景只看了一眼说:“这种女人,想要多少都有,有什么稀罕的?还有一种女子,‘窈窕淑女,寤寐思服’,却不知怎么去追求。”

胖子诧异说:“你看中哪位女子了?看你的样子,哟,失魂落魄的样子,看起来一往情深哟!”

茂仲景笑笑不言。茂仲景聪明过人,心性也高,他出身浙江贵族,亲戚人脉在京城的也有许多,上学期间就常常在外面交际,结识不少达官贵族的小姐,也都看不上眼。唯独见了徐英若一回,魂灵儿仿佛被勾走一般,朝思暮想,不能忘怀。暗中托人打听徐英若的情况,才知道是总理府徐次长的女儿,一心一意要追求到手,生怕别人抢了机会过去。这时候中医学校临近毕业,家中催促要他出国留学,茂仲景哪里舍得这时候出去?于是由家中出资,在上海南浦那边开个大药房,兼一个疗养院,中西药都卖,取名就叫“德茂药房”。平时没事,就隔三岔五来找中医学校找殷震贤玩。殷震贤心性善良,不屑于用心猜忌别人,也和他一起交游玩耍,两个人的关系反而比上学时更加亲密。

下人果然去传话,不多时来了一位年轻人,丰姿倜傥,更兼有一种书生意气。殷震贤一看,乃是自己少年学堂同窗,昆山正仪人,名唤何九,目前在上海的《申报》工作。何九手里拿了一篇文章的草稿过来,面色十分焦急。

众人给他让出座位,何九说:“近日来上海一些激进人士一直在提倡变革,妄想把传统文化一举歼灭。如今找不到靶子,就把传承几百年的昆曲当成旧文化的代表进行抨击。你看这篇是上海孙传芳的秘书长,留洋归来的西医博士褚敏瑜所写,字字句句针对昆曲,将这一民族国粹贬斥得一文不值。如今昆曲在皮黄、徽剧、越剧这些花部的竞争下已经江河日下,再被他们这样渲染一番,更加不堪一击。何况这个褚敏瑜是政府的官员,名气又响,他的稿件肯定会一个字不落全文发出。如果报刊发了,其他反驳的文章就不好再刊发,对我昆曲岂不是一大打击?我心里着急,所以来找殷公子商议此事。”

殷震贤接过文稿草草看了一遍,叹道:“这个褚敏瑜精通昆曲,又是个文章老手,这篇驳斥昆曲的文章能够抓住昆曲的弱点,层层剥笋,鞭辟入里,对我昆曲真是灭顶之灾!”

闵采臣接过看了几行,念道:“有人妄言昆曲是‘和平之表,文化之符’,声称‘欲睹升平,当复昆曲’。若是复昆曲遂可以致升平,只消一道命令即可,家家户户唱昆曲,难道中国便可升平了吗?文学代有兴废,昆曲衰亡自有衰亡的原因,既然不能自保于道咸之时,也决不可能中兴于既亡之后。而皮黄杂剧正是出于昆曲,而代之继盛之变音。”

何九慷慨说:“褚敏瑜也是个大才子,你看此文犀利独到,功力匪浅。如果单独发出这样一篇稿件,后面反驳文章又不敢发,这岂不成了最后定音?所以依我之见,殷公子在上海滩如今风头正盛,加上你懂昆曲,文采超人,所以请你来操刀织锦,以解此厄。我们在报刊上对发,这样才能在舆论上为昆曲争得一席天地。贤弟你看可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