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弹劾(第1 / 3页)
一时间,院中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
与徐家的热闹相比,太子府却是一片死寂。
偌大一个精美漂亮的府邸,下人们进进出出都端着十二万分的小心,生怕一个不注意,那雷霆怒火便降临到自己头上。
太子面沉如水,如困兽一般,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从苏州来京城时,看不清前路如何,众人都难免会有徐家败落的感觉。好在都是徐老夫人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忠心是绝对没问题,在做事上也人人尽心。
但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大老爷父子便出了狱,眼下大小姐更是入了太后的法眼,下旨赐婚。
对他们这些贱籍的人来说,太后娘娘无异于天上的菩萨一般遥远。这个消息,就像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京城,是徐家重新兴旺起来的地方。你们只要尽心做事,徐家就不会亏待大家。"
徐老夫人的话语平实,但听在众人心头,都火辣辣的。
杜师爷站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出。
"你所言属实?当真有十多人上折子弹劾本殿下?"太子不死心的问道。
"是,不过都是六七品小官,有其中大半都是御史。"
这些小官,不过是抛出来探路的炮灰罢了,御史才是主力。眼下的形势,对太子来说相当严峻,严峻到有可能被废太子之位的地步。
很多事情是靠做而不是说。从徐老太爷开始,徐家的家风仁厚,此时徐老夫人许下"不会亏待大家"的话,人人都相信不是虚言。
在苏州时,徐老太爷在世时自不必说,他行事公正,待人宽厚,徐家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服的。
老太爷过世后,徐老夫人咬牙撑起这个摊子,未开革一人、未有一人生活窘迫。那些在徐家伺候了一辈子的老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养老之处。有天资聪颖的奴仆之子,也会放了奴籍让他去读书应试。
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碧螺、玉露抬着垫了红色绒布的箱子出来,按从高到低的品级,给众人发放赏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