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卦一下君臣的友谊(第3 / 4页)
而接受不良的结果,当然是被诛了九族。
如果不想被诛九族,察割的行为,是出路之一。
所有野蛮民族,一旦听说过看见过,就象和尚脑袋上被打了一棒子,当场就悟了:这,这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这就是我的梦想,这就是我一生所爱,别无所求的终极幸福。立刻如同苍蝇看到蜜糖,公狗看到母狗,晕头转向,生死不计地扑上去,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个位子,达到这个高度。
辽世宗耶律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位四年,在开疆扩土与经济发展上没有杰出贡献,但史书评价,他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他的做为,就是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双轨制政治制度。以后的辽国制度,历经穆,景,圣三代,是在世宗的双轨政治制度基本上完善成形的。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事,美貌的晚唐宫女,一方面风韵尤存,一方面供献着让世宗惊叹的经验与智慧。
这个了不起的小宫女,在阿保机汉人治汉契丹人治契丹的基础上,把一国两制变成了一套可行性极高的制度。
首先,把南院大王,北院大王取消,没文化的两个名,确实应该取消,不过原来南院大王与北院大王,是统领契丹最强大的迭刺部的实权人物,现在实取消了。变成了南北枢密使,北枢密使掌着兵权,但是没察割与他父亲的份,是耶律安抟的位子。耶律安抟是耶律阮的近侍,是阿保机弟弟的孙子,虽然从亲戚关系上与察割差不多,但是,察割的亲爹安端还活着,而且手握重兵,掌管着东丹国,察割的靠山铁硬。而安抟的父亲早在耶律德光当上皇帝时,就因为支持耶律倍而下狱酷刑至死。
对于已经把女儿嫁给耶律阮多年的萧家来说,这真是奇耻大辱。
耶律阮年轻时的妻子,撒葛只。她的父亲是述律平的弟弟,也就是说,她是述律平的侄女,耶律阮的姑姑。
敢于羞耻述律后的族人,这个胆子,真是不小。
耶律阮可能是一个无可救要的浪漫主义者,他对朋友的信任,他的宽容,史书上说他孝友宽慈,不够持重。
不过,当他三十多岁成为帝王时,他的老妻已经四十岁了,他爱她不渝,始终如一。而撒葛只,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个年头,可能是迫于萧家的压力才封为皇后。
契丹人很有意思,从来不斩草除根,安抟的父亲死在述律平手里,可是耶律德光对安抟深怀歉意,一直好言劝慰,带在身边,毫无歧视。耶律德光这小子不但对安抟毫无歧视,对大哥的儿子耶律兀欲也一样好得不得了,史书上称耶律德光一直把兀欲带在身边,十分赏识,当成亲儿子一样。本来,根据常理推断,史书上一定是给两位皇帝脸上贴金,应该是胡说八道,可是从耶律德光对安抟的态度上来看,他对自己亲哥哥的儿子,自己的样侄子爱如亲生,好象也没啥好奇怪的。这也许就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我们抢饼干归抢饼干,抢完了饼干,兄弟还是兄弟,侄子还是侄子。
话说,安抟因为父亲的死而地位不高,可是正是因为他父亲的死因,他深得耶律兀欲的信任,两人关系极好,所以,耶律兀欲在取消了北院大王之后,把北枢密使这个名字没有泰宁王好听,实权却比泰宁王大的好位子给了安抟,同时给了察割一个有名无实的位子,泰宁王。而另外一个有实权的位子,南枢密使,竟由汉人高勋来做。
耶律兀欲大力提拔汉人,与地位不高的人来做实事。原因很简单,没有大背景,没有大功劳的人,容易感恩,容易忠心地为他卖命卖力。一起打开下,出兵出力,立下大功,并且在当年曾经与他拍着肩膀称兄道弟的人,很难承认自己当年的那个好朋友,忽然间成了天之子,至高无尚,独一无二,很难把自己的朋友当成神来尊重。
这也是历代,一旦开国,立刻诛杀开国功臣的原因。
昨儿还刘三,今儿忽然万岁了,是人就不好接受。
夫以色侍人者,色衰爱驰。四十岁的女子,保养得再好,也不能依靠面孔迷惑男人了。而这个后唐宫女得宠依旧,史上记载,她与参帷幄,密赞大谋,又说此人的气质严明端重,风神闲雅。
也就是说,这个想当年的小宫女,不但气质依旧优雅,而且,很有头脑,参与政治。身在异国,背后没有一个家族做依靠,她是用什么来参与政治的?述律平,不但有自己的军队,而且有自己的斡鲁朵,所谓斡鲁朵,包括领土,领土上的居民,领土上的收成,自己的军队,可以说,述律平自己,是一个大领主,她拥有自己的国中国,所以,她可以在国家大事上,参与决定决策,她以自己的明智与实力参与政治。
这位姓甄的小宫女有什么呢?
她有耶律阮需要的:政治体系。
中原的皇帝,权力之大,地位之高,那是整个地球之最,从玄武纪到今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国家元首的梦幻天堂。他的权力,生杀与夺,他的财产,率土之滨,以及土地上的所有附属物,包括人,他的地位,天的儿子,丫根本不是人。他就是法律他是就制度,他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