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捞沙(第1 / 2页)
我也曾接触过这些捞沙队的人,每年秋季刚过完,村子上就会时不时地来上一些陌生人。别看那些捞沙队每次回去都能卖上很大一笔钱财,做起来却是很难。他们绝不是随随便便找到一片水浅的地方就开始淘沙了。
淘沙也是很有讲究的,每次都有许多想进捞沙队而未能进去的。捞沙队有严格的分工和制度规定,这就是捞河沙的行当了,说起来容易,里面的说道却是多了去了。毕竟他们要从黄河里面掏出东西来,按照老人的说法那就是在向河神要东西,跟着河神讨饭吃,虽然他们不相信“尸抱船”、“鬼藏人”但他们对于黄河来说还是很恭敬的,每次捞沙之前,都会祭拜一下的。
捞沙队的工作分为寻沙、捞沙、洗沙、存沙、守沙、送沙这几部分。捞沙队也是按照这几个步骤再分为不同的小组,这其中,捞沙、存沙和守沙是最为重要的。
黄河每次泛滥都会带走许多的人,就连我爷爷讲的那件“黄河奇案”也不例外,几百个人,转眼间就被黄河的河水给埋了进去,别提有多么的悲惨了。后来我和我爷爷下海的时候,隐隐约约之中,看到有几个长得像是“海人”的模样,从我眼前游过去,也不知道当时是幻觉还是真的,大概有五六个,这些“魂灵”像海参那样,密密麻麻的细条在海里面摆动着,身子细长,占据了全身大部分体积,眼镜和鼻子都很小,耳朵却很大,倘若不仔细观察的话,还真可能把它当成是海参呢。
不过这种“魂灵”还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头部长有一个很小的冒顶,冒顶和眼镜只有几厘米的距离,而且冒顶也很小,像是恰在“魂灵”的头部,这样一来,耳朵便显得更加大了。史书上一共记载了三种“魂灵”,我和我爷爷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另一种就是我们现在碰到的,尾巴很细小,手指比刚发芽的枝条还要细小,头部倒没有所谓的冒顶,耳朵很大,鼻子和嘴巴很小。
还有一种“魂灵”最不常见,见到它,灾难即将降临。这种“魂灵”一共有八种颜色,也是自然界所独有的,我看史书上说第三种“魂灵”的头部是红色的,鼻子和嘴巴是黄的,耳朵是绿色的,手臂和手指是橙色的,尾巴呈现赤色,中间的身子从上到下依次为青、蓝、紫色,这三种颜色各占据身体的三分之一,不过这七种颜色除了头部的红色比较明显外,其它的六种颜色都很浅淡,眼镜则是这七种颜色的混合,构成了第八种独有的色彩,据说这种“魂灵”在有太阳的光线下,从眼镜里面能够折射出彩虹来,又名“七彩魂”,一般情况下,看到“七彩魂”的,不是发生地震,就是海啸,巨浪什么的,很灵验,不过这种“七彩魂”很难见到,只有在灾难发生的前几秒中才会出现,所以就算见到的,也会在几秒内,被灾难带走,不过史书只是这么记载说有这么一种“七彩魂”,关于发生的相关事件倒没有记载过。
这就是在我和我爷爷这么多年下河时,在黄河里面的所见所闻。冬天撞见“尸抱船”、“鬼藏人”;夏天则是看见“魂鳖子”、“魂灵”之类的东西。但要问除了这些东西还会有什么东西的话,倒还真有一件,那就是“赶尸”。
“赶尸”在我们这里也不算罕见,每年都举行一次,在二月初二的这一天举行的。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满仓,小满仓。”老人们所知道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也莫过于关于武则天了。
武则天称帝之后,大唐天下一夕姓武。武则天则该国号为周,自称周武皇帝。当然这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妇女从“三从四德”的闰闱中走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这对封建的传统无疑是一个震撼。传说中讲武则天做上了天子皇位,却惹怒了玉皇大帝,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人掌管天下,哪有让一个妇道人家去治理国家的。于是玉皇大帝传命太白金星,叫他通知四海龙王,三年不得降雨到人间,以示对武后的惩罚,四海龙王便按照玉帝的命令。这样一来,不但庄家保不住,百姓们吃水都困难了。
三年无雨,谁最苦?当然是百姓了!你总不能让武后和她的大臣们去饿肚子吧。群主和神祗们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总是将无辜的百姓作为无谓的牺牲品,司管天河的玉龙见人间生灵涂炭、万民悲怆,便动了恻隐之心,不顾玉帝的命令,决心拯救人间。玉龙在在天河里喝足了水,开始布云施雨,普降甘霖。玉龙虽然救了万民,却惹怒了玉帝,玉帝便对玉龙说,待至金黄色豆花开,放他出去。
天下百姓为了感谢玉龙的救命之恩,决心想法子救出玉龙。便约了天下各处的人家,在二月初二的这一天爆炒金黄豆,于是就有了老人们所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大满仓,小满仓。”
对我们来说,二月初二则是一年中头一天,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准备许多的贡品,扔到海里面,当然这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自发的行为,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黄河里面的那些东西,说是为了这一年能有个好的兆头。不过说来也奇怪,等第二天去下海的时候,却从未打捞到过那些扔到黄河里面的贡品。你想,那么多的贡品,不可能仅在一夜之间就全部被海水给冲走了,老人则都说是被尸体带走的。
不过夏季是黄河泛滥的季节,到了冬天,经常会碰到一些捞沙队的来黄河这边淘沙,他们倒是从来不管什么“尸抱船”、“鬼藏人”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