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捞沙(第2 / 2页)
所以革命刚解放的时候,“打地主”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地主被带走后,“枣子园”就空了下来,村子的人们有事没事都会去“枣子园”走上一回。七、八月份的时候,是“枣树园”最为人多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枣子成熟的时节,当然也是做古董买卖最佳的时期。
不过在“枣树园”做古董买卖的,大多都是私人交易,只要价格合理,卖家愿意,那就成交了。要说比较正经一点的当铺,也有几家,在镇子上,离我们这里也不算太远,几里路的距离。(未完待续)
所谓的寻沙,就是捞沙队里一些经验老道的师傅,凭借着江水流动的方向和流速,以及江水里面的那股“味儿”,就能判断出江底什么地方有沙,什么地方没沙,河沙的品质如何,值不值得去捞,捞出来大概能卖个什么价位的。
捞沙嘛,顾名思义,就是怎么才能把沙子捞出来,这倒可以借助一些机械仪器。从二战开始到中国解放前期,德国的军备机械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最著名的克虏伯兵工厂是德国的军工心脏,那里汇聚了德国的大部分生产公司,比如西门子公司、宝马、奔驰、容克等,其中奔驰公司是制造战车的,宝马是制造飞机引擎的,克虏伯制造坦克、炮弹等,为了战争的需要,德国政府把民用企业发挥到了军事里面,正是这样才极大的推动了德国的军事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起因于德国了。
既然德国的军事机械这么强大,为什么最终会输?你想,那么多的人去打你一个,你能抵挡得住吗。德军战败后,美国倒是缴获了不少的军械,后来中国发生内战,老蒋又从美国那里买了不少的残品,至于说是残品,就是美国正打算抛弃的东西,到了老蒋的手里,反成了如获珍宝。这些机械不仅笨重,而且耗油很大,运到中国后不久,革命就解放了,辗转反侧,又落到了这些捞沙队的手里,几经改造,就成了他们今天用的捞沙机械。
捞完沙子接下来就是洗沙了,把捞出来的沙子通过水洗分类,分离出各种等级规格的河沙。存沙是在卖出沙子之前需要在工地上存放一段时间,去去河底的阴气。守沙当然就和洗沙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晚上,防止有偷沙或者是其他事情的发生。
再接来是送沙,直接地说就是把河沙运送到买家那里。可是为什么说捞沙、存沙、和守沙是最为重要的步骤呢?
按照捞沙老人们的说法,在这三个环节中是在黄河的附近进行的,最容易出事,也最容易不小心得罪河神,所以需要慎之又慎。至于去他环节大多是和人或者自然打交道,到底会遇到什么奇怪的东西……,那就不好说咯。
虽然这些捞沙队每年只有冬天会来,但他们对黄河造成的伤害确实非常大的。我们下海的,只是打捞黄河里面的“东西”,而他们打捞河沙的做法,更确切地说是在更改黄河的河道。沙子是在河水的下面,你把河岸附近的沙子掏出来了,地势自然就变低了,地势一旦变低,后果很严重的。随着河水的冲击,被开挖的这些地方会比其他地方的水位地上很多,慢慢地,会在这条河道上产生很大的落差,落差一旦形成,黄河决口了。
黄河的河水一旦从决口流出来,这比洪水泛滥还要严重,一片土地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了茫茫的大海,当然最为受灾的还是我们这些生活在黄河附近的人们。
虽然这种决口需要河水几百年的冲蚀,但是一旦这种隐患存在,灾难肯定是要发生的,到时候也只能殃及子孙了。
再来说说古董买卖在我们这里的情况。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做勘察的,一般来说,听到“勘察”二字,怎么说家里都会收藏几件像样的古董。我们这边做古董买卖的是在“枣子园”里面进行交易的。要说“枣子园”,则是之前地主家后院的一片果子林,后来革命解放了,把地主家的钱财统统给没收了,说现在是人们的天下,大家都是贫苦百姓,你就为什么私藏那么多的钱财?不给,不是把你抓起来就是狠狠地揍上一顿。(不见得所有的国民党都是坏人,也不见得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是好人,那个时候,对于地主,我倒是还很同情的)地主被这么一折腾,反倒是恼火了,一来没有犯法,二来钱多反成了罪名,这些钱财本来就是自己家祖辈们留下来的。怎么办?闹革命,怎么闹,和老蒋一样,搞个大暴动?你还没开始人就被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