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摸金校尉(第2 / 2页)
可是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中,被唤起的这种环境,风水先生常常以“迷信”的身份给释放了出来,对满族而言,这种“传统文化”将始终伴随着他们来征服历史的王朝。
到了我这个年代,风水先生除了给人勘察风水外,还能为盗墓贼勘察墓室,到底这座墓适不适合盗窃,盗窃的话会会不会发生意外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来了,古代的那些盗墓贼,在盗墓的时候,都会事先请上一些“摸金校尉”或者“发丘中郎将”来勘察勘察风水,到了现在,风水先生就失去了很大的作用。除了盗墓贼外,“勘察队”则常常根据附近土粒的颜色,以及挖出来的碎片,来判断墓室里面的情况。
而对于“卮化”,这种在墓洞里面出现的诡异现象,勘察队是继续呆在墓室里面呢,还是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他们这个时候,应该立刻放下在墓室里面所拿取的东西,还要恭恭敬敬地磕上四个响头,之后离去呢?(未完待续)
为了解决自己粮饷的问题,曹操便把目光放到了盗墓这个古老的行当上。而且在西汉中期,经历过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社会的生产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的好处就形成了“厚葬”这一说法,当然这也为曹操偷坟掘墓,盗取金银财宝以充军粮饷,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不过按理说,这倒不是一个很光彩的行当,但所谓“大行不顾小节,大礼不辞小让。”曹孟德只要军队能够吃上饭、打胜战,哪还在乎背上垂明千史的辱骂。也这正是这样,三国时期,曹操的兵卒,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进汉梁王朝的盗墓者,为以后的盗墓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可是对于每一座汉梁王墓穴,都是用大量上千斤中的塞石把墓道给封死了,所以普通的盗墓贼就很难准确找到方位了,这个时候的“摸金校尉”就派上用场了。当时的“摸金校尉”还有一种作用,就是能准确地判断出墓穴的位置,相当于今天的“风水大师”。
“摸金校尉”找到墓道的位置后,接下来就是曹操的活了。其实,当“摸金校尉”找到了墓道位置的时候,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想要进入墓室却仍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大的石头,难不成要靠人力一点一点地往外搬吧。
怎么办呢?结果真的令人出乎意料,曹操还真是这么做了。话说当年他动用了大量的军队,就这样,士兵们一锤锤地凿,一点一点地清理。最终把墓室给打开了,而且曹操从墓葬里面盗取的宝物,足足养活了他好几年的军队。
但要说曹操在墓洞里面到底盗取了哪些宝物,估计没有人能回答的上来,也没有人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在西汉已经盛行了厚葬之风,但凡家境殷实的,少不得带些财宝去另外一个世界,更何况是坐拥三百里江山、富可敌国的八代九王呢?
这就是关于“摸金校尉”的故事,而且自从曹操建立“摸金校尉”后,对于盗墓的行业,倒是起了一个狂潮,所以呢,那些皇权贵族在临死的时候就会非常在乎陵墓的修建、布局了。到了今天“摸金校尉”这种称呼是肯定没有了,留下来的只是“风水大师”。
提起“风水大师“在清朝的时候,倒是传的很邪乎。从明清两朝,居住在北京的二十四位皇帝中,大多数都是因为早夭而死的,这就引起了人们的猜疑,这些皇帝究竟死于什么原因?
于是风水先生的职务就发挥了一个很好的作用,按照风水问题的解释,清朝定都北京后,就进入紫禁城了。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虽然他们可以统治天下所有的英才,来为他建造最高的风水作品。在过分追求这种静态对称平衡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皇宫一定要正南方向开门。
这样一来,整个皇宫的气场肯定要发生改变了。按照《易经》里面“八爻八卦图”的规律,正南门的建筑中,乾卦所代表人物的气场就会衰竭。这是因为,乾卦所处的位置是离卦的先天卦所处的位置,正南门打开的话,正东方的乾卦就会被来自南方的火气所克制,而且乾卦代表君王和一家之主,所以皇宫正南门是大不吉利的建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