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节豆楚子(第2 / 2页)
但是你还别不信,这在文革没有爆发之前,传的还是非常神乎。凡是经历过沙漠的老人们,都知道这么一说,究竟到底是为什么,还不清楚,老人们都说这种植物把藏在沙漠里的鬼魂给打了出来,所以就碰不到“沙鬼”了,也正是这样,老人们才把这种植物称为“沙漠打鬼棒”,它的意思就像太上老君当年打造的“打鬼棒”那样,驱赶、降服那些妖魔鬼怪。
说完了这些,你就会明白“豆楚子”的嘴巴为什么是会像一朵“沙漠打鬼棒”了,其实“沙漠打鬼棒”还有另一个用途。因为“沙漠打鬼棒”的下部分都是刺,所以去沙漠的人们都是在它的下面套上一个很小的圆筒子,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被“沙漠打鬼棒”刺伤了。可是有些时候,还必须用这些刺来刺伤自己不可,这就是“沙腿子”。
沙漠里的“沙腿子”和那些被沙埋的人们有着很大的联系。早些的传言是说,你正在沙漠走的时候,忽然从沙子里面露出一只手,然后就把你拉下去了。至于为什么后来叫成“沙腿子”了。则是因为从沙漠里漏出来的“这只手”,没人见到过,你想,会看见吗?就算真的看到了,也不会很幸运地活下来了,这就是沙漠里的规矩。
能打破这种规矩的人很少,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按照老人们当时的想法,手再怎么大,再怎么有力气,能把一个人拉到沙子里面?而且这种拉人,可不是平常我们所想的那样,它只需要几秒钟的功夫,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于是就成了传说中的“沙腿子”,而且遇到这种“沙腿子”的时候也好说些,也不好说些,为什么呢?(未完待续)
不过,还真的就这么灵。而且他们所谓的“沙漠打鬼棒”可不是什么棍子,鞭子之类的东西,而是植物。这种植物下部比较大,越往上越小,呈现圆柱状。唯有顶部长着一些细长的叶子,其他的部位都长满了刺,但这可绝不是什么仙人掌。
莫非这“沙漠打鬼棒”真的就这么神奇,它可以驱走传说中的那些“沙鬼”?其实勘察队所拿的“沙漠打鬼棒”是根据自己每天有规律性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他们时间段的。那个时候,指南针往往会在沙漠里面失灵,不知道是为什么,有可能是所处的磁场问题,也可能是地理问题。总之,勘察队一进沙漠里面,没走多久就迷失方向了。
迷失方向的勘察队,总会让人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怎么办?当然是瞎转呗,遇到这种事情,还能有第二种选择的余地吗?或许可以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来判断方向呢,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但是你想,你就能保证太阳每天都出来吗,或许今天你刚见到太阳,等下次再见到的时候,就不好说喽,而且也总不能老呆在那里等着太阳出来吧。
那些去过沙漠的人都知道,能看到太阳,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沙漠里碰到的“沙鬼”。一旦迷失方向,总会有一种误区在诱导着你,使你还在迷茫时间里,就已经陷入了沙漠所设下的圈套,于是沙埋就发生了。
也有去过做考察的,可是对于这种很诡异的现象,却无从考证。如果真的这样,沙漠不就成“死亡之海”了?也不是这样,碰到“沙鬼”现象的,都是很早时候的事情了,这些年倒没怎么出现过,那些去沙漠的勘察队用“沙漠打鬼棒”还是很有效的。
这种“沙漠打鬼棒”,顶部刚好有四个叶子,分别位居东西南北,但是这四个叶子当中,只有一个会变色,其他的三个像是陪衬品那样,永远都保持着绿色。
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时候,会变色的那个叶子呈现为棕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叶子变成了灰蓝色;到了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又会变成红色,于是勘察队根据“沙漠打鬼棒”叶子的变化来判断方向,最终脱离困境的。
不过问题又来了,如果碰到和之前所说的那样,没有太阳怎么办?其实也好办,而且“沙漠打鬼棒”的这种称呼也不是白给的。
遇到没有太阳的时候,它会根据周围温度来改变叶子的变化,只是没有在太阳照射下,变化的那么明显。一天当中,中午的气候怎么说都会比早晨和中午高,于是遇到没有太阳的早晨,这颗叶子会变成浅棕色,到中午,就变成深棕色了,到了晚上,会依旧变回原来的模样:浅棕色。
这就是流传在沙漠里面的“沙漠打鬼棒”,而且据说这种“沙漠打鬼棒”在没有进入沙漠的时候,从叶子上流出来的液汁是绿色的,从沙漠里走出来之后,从叶子上流出来的液汁久变成了红色,和血的颜色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