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妃子坟(第1 / 2页)
王九也是一一回礼。虽说这王九只是个小混混,没钱的光棍。倒是听众人这么一叫,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心道:老子我也称爷了。
这天正打路过茶楼“酒阳斋”时,就闻到了茶香味道,虽说是忍不住了,可又一想,自己至今还欠人家两块大洋呢,这一去只怕连茶都喝不到,还得有要债的。想此,就在转身直接要走时,却看到“酒阳斋”的掌柜急是跑了出来,拦住了王九去路,忙叫道:“呦!九爷你看你来了怎么不进去呢,你里面请!”掌柜的一弯腰单手做了个请。
王九有些动心了,左脚已经抬起了,却没有迈,把脚又拿回来了。只是一抹嘴,撇撇嘴道:“哎!今儿就不进了,还欠你们茶楼两块大洋没有还呢!”
“呦!九爷,看你说的,把我们当成什么了。就凭你前几天怒骂小鬼子这事,今天我请了,以前的帐也不要了。”王九一听这话,哈哈一乐,说道:“这可是你说的啊,不许反悔。”话音刚落,王九九已经三步并两脚地来到了茶馆里。
小二给他沏的是上好的毛尖,王九却推了回去道:“不,我不喝这个。”掌柜看见王九没有喝,紧是跑了过来,心道这是怎么的呢?定眼看了一下碗里刚刚充好的毛尖,明白了。
俗话说:“鬼者,归也。以烛光辅路为引,辅以心念为由,可使其归。”
原来在王连城中邪之前,还真的在这处宅子里面发生了一桩奇案,最后在民俗宗教工作室的人一再追问下,王连城的舅舅才交代事情的真相,而且正是这件事情,才是王连城变成了先在的这个样子。
且说大清末年,光绪帝传位给了溥仪。但那时大清的气数已经尽了。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溥仪接连的赶上了登基,退位,再登位,再退位…..又赶上了北京事变,被迫逃出了紫禁城,来到了日本大使馆。可以说溥仪这辈子算是值了。紧接着卢沟桥事变,日本人举兵跑到了中国,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东三省可以说遍地是宝。有煤矿,石油,还有宝藏传说。这无疑让日本人红眼,所以日本人极看重东三省。就在吉林长春,不时有日本鬼子在路上跑过。
这面来了一群扛枪的,那面又来一群坐车的,多了去了。人们都害怕都在屋里待着,那么多条枪在外面能不害怕吗。有的人啊,就连真正的日本鬼子长啥样都没有见过,总以为跟鬼似的呢!这一传十,十传百,谁不害怕啊!
掌柜的怒斥小二道:“快把龙井拿来,九爷怎么能喝这个呢。”那小二也不敢多说什么,一点头,一哈腰,转身就要去。“不!”王九又一摆手,忙制止住说道:“我喝不惯这些,你给我来些茶叶沫就行。”虽说茶叶沫是最次的一种茶叶,甚至连大碗茶都算不上,但在王九的心里,却是最好喝,最沙口的。
掌柜的忙道:“九爷,你看……你怎么能喝那种次品呢?这多不好啊!”王九一摆手,“没事,我就爱喝这个。”没办法,掌柜的让小二上了这么一碗,旁边还有这么一碗龙井茶。
就看那碗茶叶沫用水冲开后,碗里通黄,上面还飘着白沫,真是次的不能再次的那种,与龙井成了对比。王九拿起茶叶沫咕咚咕咚就连喝了三碗,真是解渴啊!
可就有人不害怕得,谁啊?王连城的爷爷,姓王名先后,外号王大胆。因排行老九,又有人管他叫九爷。那王大胆胆子可真大啊!就瞪着日本鬼子,日本鬼子也不理他,就往前走。张三心道:这日本鬼子不也跟人似的吗,一个脑袋,俩胳膊,俩腿。看见日本鬼子的背影他就骂上几句。
说实在的,他也不敢在人家面前骂,他也知道那日本鬼子背上扛的那玩意是要人命的。就这样骂了得有一个小时,自己骂的舒服了也就回家去了。
又过了几天,城内才消停下来。也渐渐热闹起来。却也始终人心惶惶的,没有当年的景象。
这一天,王九穿着长衫,说是长衫但也跟乞丐服没什么两样了。打路上这么一过,众人无不叫一声九爷。这叫的可是心服口服,响亮至极。
众人都知道王大胆子的胆子大,却是没想到大到连日本鬼子都敢骂的地步。就凭这一点叫声九爷也不足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