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方介儒的烦恼(第2 / 2页)
还有吴胜。
方介儒可能是大可国朝廷中,第一个感觉到吴胜所图非小的人。这个吴胜,和自己虽然算不上深交,但是因为共同的朋友,接触也比较多。方介儒越来越感觉到吴胜远远不像他所表现、或者想表现出来的那样,是一个贪图富贵的大商人,而是一个野心家,他暗中派人跟踪了吴胜,发现吴胜交友极杂,大可国每个郡的头面人物,吴胜都多多少少与其有些生意或者人情上的交往,而且翁白当年在全国各地剿的匪,似乎都投奔了这个吴胜。
由于这几年仕途顺利,甚至可以说一步登天,方介儒已经不再像当年那个落拓潦倒、牢骚满腹的书生了,他对朝廷充满了责任感,对皇帝、龙阳王的知遇之恩十分感激,因此对于吴胜,他在心理上越来越警惕,外在表现上,却越来越亲近。
“小倩。”方介儒喊道。
“宰相大人,有什么吩咐。”小倩笑嘻嘻的走了过来。
方介儒放官之后,很快显示出了才干,再加上状元的名头和龙阳王的大力扶持,几年时间,竟然升到了宰相。
这几年,宰相府的门房有一半的精力都用在了打发相亲的,最后连睿文帝都惊动了,主动询问自己宰相的择偶标准,方介儒以国事繁忙一一推脱了。
一有闲暇,方介儒就去拜访龙阳王,朝中百官早知道他们交厚,也没人多说什么,反而是龙阳王经常鼓励方介儒多接触些人,他尤其鼓励方介儒多找自己的六弟言御王,“你们读书人,彼此之间话题多,多亲近亲近。”
方介儒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应酬,但果真如龙阳王所说,和言御王颇为情投意合,因此,他渐渐去言御王府也多了起来,饮酒喝茶,赋诗作对,倒也快乐。方介儒对言御王所编之书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帮忙找了不少珍稀资料,并对其中不少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令言御王击节称赞。
通过与言御王的交往,方介儒也舒缓了自己心中浓烈的相思之愁。
这些年岁月杂乱,每个人都行踪不定,反而小倩这个看起来最流转不定的人,一直留在了南封,如今翁白、半和尚、孔峰等人都不在,小倩嫌自己的大宅子寂寞,干脆搬了过来,住在了方介儒的宰相府。
“你就别调侃我了。”方介儒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倩没有任何办法,却很喜欢跟他聊天,“你最近说帮我想想粮食问题,想到什么好主意了吗?”
“小倩哪里敢调侃宰相大人啊,再给我两个胆子都不敢,”小倩笑着玩弄了一下自己的头发辫子,“不过关于粮食的事儿啊,还真让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呢。”
;
但是,最近三个月,方介儒没有去言御王府谈儒论道的兴致,甚至连相思之愁都被压抑了下去。
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军粮、军服等大量的军需。
按照目前的年景看来,明年将是个荒年,偏偏这时候,国家的粮仓慢慢的空虚了起来,为了大可国的军事,为了自己的好友,大将军翁白,为了龙阳王、言御王的弟弟武威王,方介儒顶住了种种压力,没有减少军需,但是如果战事持续下去,粮仓枯竭,难道要去增收老百姓的口粮吗?
如果不管不顾,硬撑下来这次战争,明天的荒年,将死多少百姓?
每念至此,方介儒就夜不能寐,最近一个多月,头发竟然白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