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烟尘 > 第六十二章 治国如烹小鲜

第六十二章 治国如烹小鲜(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一句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李轼也感叹一声,“只是,虽然擅长玩耍权利的游戏之人能够得天下,但是这些人,”李轼朝林野、军营那里看去,“却是能够左右历史走向的人。我有一种感觉,因为法则之士的到来,我们的历史将会完全改写,而翁白,将是书写历史的那只如椽大笔。”

“是的,”方介儒说,“我也有同感,我们现在正接触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文化的文明,包括你刚才来的时候做的飞船,都只是在我们的神话传说中才有的事物,如果这种种事物都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天下不变个样才怪。”

“这点,我倒不完全同意状元郎,”李轼说,“技术只是生活的辅助,它们会改变历史的进程,但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还是人性。如果人性不变,不管技术多么发达,我们还是会固步自封,甚至自我毁灭。”

“李先生说的有道理,只是,我越来越觉得,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视野可能会得到极大的开拓,这种进展到了一定程度,是有可能反推人性的变化的。”

“状元郎这番道理我也想过,只是我不像你那么乐观,可能毕竟我还是老了。”

“不知道状元郎对治国之道如何看。”李轼喝着茶,问方介儒。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李先生也是状元。”方介儒问道。

“是的。”

“即使如此,李先生就不用一直以状元称呼我了。叫我半草即可。”方介儒字半草,只是这个字,他很少用。

“我叫你状元郎,不光是恭维你,也能令我想起自己曾经是状元,这种感觉很好。”李轼把自己幽默的笑容展示给方介儒看。

两人相视一笑,停了下来,各自饮茶,暂时没有说话。

“言御王也在这里,你知道吗。”方介儒问。

李轼一愣,“这个还真不知道,言御王不是应该在雪之国吗。”

方介儒笑了,“以前一向听说李先生生性幽默,今天真正领教了,即是如此,名称之事,就随李先生了。”

“哈哈,这才爽快嘛,状元郎,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老子云,治国如烹小鲜,小小的一道菜,想要做好,需要咸甜合宜,火候不温不火,治国也是如此。但是老子的治国主张毕竟是小国寡民,故而他用小鲜来比喻治国,实际上,不温不火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恰如其分。即使很多看起来不温不火的举措,也只是妥协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这样做最好。也许正因为这样,历史上很多君王才会用很极端的方法治国,而这些极端的方法,大多也只是权宜之计,必将对后面的统治造成各种各样的后患。烹小鲜,一次的错误,只是口味的某种缺失,而治国之道,一次举措,就意味着无数百姓的生活是好是坏、是生是死。所以,治国之道,因循守旧,则被历史淘汰,盲目变化,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就是最终被历史证明了的、最好的举措,又何尝不是背负了许多眼泪和鲜血。”方介儒说的有些激动,他让自己停了下来,喝了口茶。

“状元郎毕竟做过宰相,和一般的书生空谈之论大为不同。有血有肉、有泪有汗,才是治国的真正面目,粉饰太平或一味冒进,都将被时间狠狠的嘲笑。但是,如果不去尝试,又如何能进步。只是,不管如何,最终苦的都是百姓。”

“唉,”方介儒长叹一口气,“天下,终归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