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章 归程(第3 / 4页)
不过两国本来争端不断,也不在乎这一桩半件。
新罗宫中,女王得知毗昙与瘐信各自中伏的急奏,心急如焚,原来为保机密,毗昙并未提前将自己的计策禀报,但女王细看了传信使传来的密信,都说唐使无礙,才吃了颗定心丸,细细问了传信使,他不知详细,只说唐使既没跟着毗昙又没跟着瘐信,所以刺客虽然分别伏击了两支队伍,但都落了空,女王顿觉自己也坠入了五云雾里,那么,唐使去了何处?
心中不安,急召洛伊入仁康殿中,也许凭着她的睿智与敏锐,总能推断出什么。
“唐使应当是跟着薛原公的队伍。”洛伊听了女王的话后,没怎么分析,脱口而出。
“朕听说毗昙与瘐信分别带了部份军士回都,若唐使由薛原保护,岂不是势单力薄,还有,他们如今在哪里?”女王没有一寸安心。
大军行出两里之外,宝宗才赶回,他的手中捏着三十余块青铜徽标,递给毗昙过目:“这是从刺客们的尸身上搜出的。”
毗昙拈起一枚,轻轻一眼,不由冷笑:“高句丽的宫廷武士。”
“卑职怀疑不过是障眼法而已。”宝宗语音低沉。
这还用说……
毗昙剑眉微扬,若非高句丽,那么一定就是百济,这栽赃之计虽然能让人一眼识穿,不过新罗当着唐使的面,既然发现了高句丽武士的徽标,也不能不追究,百济这么做,虽然未刺杀唐使得逞,却必然挑起新罗与高句丽的矛盾,还真是毒计一道。当下吩咐宝宗:“不要声张,收好便是。”又问:“没有发现活口?”
“毗昙定是用了疑兵之计,薛原带着唐使隐秘成行,我猜,多半是走的水路。”洛伊微笑。
“水路!”德曼目瞪口呆,脑子里飞速运转,须臾顿悟:“早些时日得兰城郡报,说沿海三郡的贡粮已经运往国都,难道是……”
必然是了。洛伊但笑不语,无论如何,毗昙这事办得真是漂亮,想必他现在定是唇角斜翘,很是得意了。
数百里外的毗昙,又在马背上,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
“回大人,有些负伤无法行动之人,都服了毒。”
毗昙早已料到这点,并不再多问,一路默默。
——
毗昙所料不差,三日之后,已经行至江东面的瘐信便中了伏,这次用的是火箭,把两辆木车烧成了焦炭,车内的女子与“唐使”刚一出来,就被一箭穿心,瘐信一身武艺,当然没有吃亏,那些刺客们确认了“唐使”竟然又是一个替身,估计心中瓦凉瓦凉的,撤得飞快,快得瘐信都还没来得及下令围剿那些刺客,就遁入密林不知所踪了。
伏尸现场的有七、八名,同样搜出了高句丽宫廷武士的徽标,瘐信没有毗昙这么多想法,洞悉不了百济人的诡计,这事就在郎徒与兵士中张扬开了,甚至连途中官驿中人都得知了高句丽人设计刺杀唐使的消息,毗昙从遥城驿官中听说这件事,气得一度失语,这下没辄了,为了给唐朝一个交待,新罗必须要派使去高句丽讨个说法,这梁子是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