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一章 抵都(第1 / 3页)
“使臣大人见笑了,我也没啥本事,上不得马打不得仗,也就专爱操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美生甚为自谦,桃花目一睨,见女王唇角含笑,却不饮茶,似有不耐之意,于是又说:“我没想到使臣大人会突然来访,前次去贺唐皇天子陛下,也未见到大人,心中还觉遗憾呢。”
“建国之初,本使跟着秦王殿下有许多军务处理,当时并未在长安。”
“那么您此次奉旨前来……”美生话说到一半,菱花唇翘得更艳,有心打住。
唐使当然知道他想说什么,见德曼也是一脸关注的样子,不由笑道:“本使虽是奉旨来访贵国,但其实还是秦王的建议,皇上颇以为然,才有了此次新罗之行。”
竟然毫不隐晦点明是秦王李世民的意思,这让美生心中的顾虑又添了几分,就连春秋都是微拢着清眉,他们显然都在担忧新罗会被卷入唐朝的王储之争,若是一个不小心站错了队,得罪了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造成邦交的不利。唐使将两人神情纳入眼底,只微笑不语,再看女王,却见她笑得仪态万方,眉间晴和,并无一丝疑虑,不由暗忖,这女王难道是全不懂大唐的时局,没听明白自己的话吗。
岁岁有**,千载一东篱。
唐使两日后顺利随着运送贡粮的船到了徐罗伐的平安渡,美生率领礼部官员、和白诸人亲往渡口迎接,当见到满面困顿,一身蓝锦的唐使从帆船上下来,忙弯着腰踩着急步过去,从水路走了近二十余日,还兼着担心有人设伏刺杀,想必唐使也不会觉得这样的行程有趣。因此美生只忙着安抚,他的一张唇角微卷的菱花嘴,可不光光是来哄骗娇妻美妾的,美室当权时,让美生任礼部令,完全是知人善任。
唐使听美生说了许多,眉间的困顿略霁,才一掌拍在美生的肩头,发出爽朗的笑声:“美生公怎么了,几年未见,你倒是全不把我当故人。”
美生略挑柳叶眉,微瞪桃花目,这才仔仔细细地打量面前的唐使,渐渐看出一丝熟悉来,纷沓的往事从脑海中一掠而过,美生想起了隋朝时候的晋阳,如今的唐皇当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这个唐使,正是李渊的旧将。美生在隋朝时,曾出使中原多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随隋炀帝前往晋阳,在那里与李渊、如今的秦王李世民、并这个唐使有过数面之缘。
故人相见,当然热情似火,美生微摊右臂,请唐使步于身前,而微微落后几步的他,一双桃花目中,却深遂了几分。
德曼这时缓缓开口:“早闻秦王为建立唐朝政权立下许多功劳,既然是由他提议的,想必是有利于两国之事。”
唐使又再疑惑了,听女王这个意思,她不但知道,而且还很有自己的看法,于是笑道:“我大唐自顺天而立,四方来贺,想必女王您也是知道的,不仅仅是新罗,就连百济也是主动示好,吾皇乃仁爱之君,对近邻诸国都是一视同仁,但秦王却认为百济诚心有限,而新罗国民自隋朝时就与中原亲厚,因此才对吾皇建议,对待新罗和对待百济还是要略有区别,吾皇听了秦王的谏言,极以为然,特令本使前来,也是让百济与高句丽了解我大唐对待新罗的亲厚,让他们不致轻举妄动。”
其实,此时唐朝虽然平定天下,建立崭新政权,但实际现状是国内的割据势力与农民起义军依然存在,唐皇李渊至立于理国内之乱,因此对从隋朝时就不对扰乱中原边郡的突厥,实行安抚之策,但突厥还是不断入侵,于武德三年,也就是今年,竟然入侵凉州,劫掠人口数千名,但唐皇考虑到中原尚未平定,不得不忍了突厥的气焰,唐皇室已考虑招抚与和亲之策,就算如此,也担心其余邻国趁着突厥作乱,再生扰唐的气焰,比如说尚武的高句丽,与一直表面顺从野心不死的百济。
因此秦王李世民上言,派使臣出使新罗,让百济与高句丽心存畏惧,把注意力转到新罗身上,不至扰唐。这个谏言引起了太子党的反对,认为朝鲜三国之事唐朝勿须干涉,但李渊还是纳了秦王所谏,才派使臣出使,这些内情唐使当然不会明说,他知道新罗因为是女王当政,极为忌惮百济与高句丽,早有与唐朝邦交之心,他强调是秦王的建议,也是要让新罗君臣明白,只有秦王当政,才是于新罗最为有利的。
而德曼此时,已经明了唐朝的储位必然会被秦王李世民继承,当然不会再观望犹豫,而早下决心,要牢牢握住唐朝抛下的橄榄枝,这会儿听了唐使的话,才端起面前的清茶浅啜,笑道:“唐皇陛下的仁爱之心,必当让整个新罗感念,为表感激之情,也为了上表新罗与大唐建立友好关系的决心,希望使臣转达唐皇陛下,新罗愿意岁岁纳贡,略表寸心。”
女王在仁康殿接见了唐使,此时胜曼与毗昙尚未归来,女王当然对唐使遇险一事致歉,唐使的心情已经完全好转,因为他刚才就从美生的口中,听说了毗昙与瘐信遇伏的事,当下便说:“要不是公主殿下力劝,本使难免会受到惊吓,相比之下水路虽然让人觉得闷些,毕竟一路平安。”
招待唐使的宴席设在玉暖堂,位于莲池西侧,一壁轩窗敞开,盈盈清波入目,秋芙蓉正值花期,粉白嫩红,暗香不断,女王、唐使、春秋、美生四人一席,数十官员远远坐开,君臣满堂、举杯言欢,朝南的门厅十二名舞娘红衣袅娜,手捧玉芙蓉载歌载舞,纤腰玉足红袖起,云鬓花颜金步摇。
珠玉落盘、笛声悠扬,越过众臣传到坐于北堂的唐使耳边,婉转清翠,并不乱耳,丝毫不扰与女王陛下的言谈。
说的也不过是些闲事,直到宴毕,首坐四人移步到玉暖堂的展碧轩,美生连宫女都遣走了,自己动手泡了壶盛世红袍,替女王、唐使与春秋斟上,最后才给自己泌了一碗,展碧轩与莲亭隔湖相对,展目一望,莲池风光尽收,手边一壶清茶,便令心旷神怡。
“美生公还是如此,就爱调弄茶水呀琴艺什么的,本使记得在晋阳时,公卿听不过留守府上的侍女弄的琴音,亲自操琴一曲助兴,倒把我们这些粗人惊得目瞪口呆。”唐使喝了一口茶,提起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