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倾国之恋——新罗篇 > 四百二十六章 如此小气

四百二十六章 如此小气(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于是贵族们看着孤身一人前来赴宴,很有些尴尬的青暄,目光都极为复杂。

是的,青暄竟然参加了令植的婚宴,而他的妻子因为抱病,儿子、媳妇都在家中侍疾,因此只有他一人前来,青暄原本与众贵族就有些疏远,再加上近来的事,就更显得形只影单,还好龙春与春秋还愿意与他说话,才不致让他十分显眼,尽管如此,那些个或者同情或者讽刺的复杂目光也让他如芒在刺,食不知味,观礼之后匆匆喝了几杯薄酒,就落荒而逃。

总之仁平四年的三月,笼罩着国都的气氛十分微妙,几家欢喜几家愁,百姓们义愤填膺地围观了潭京等叛国贼的死,又兴致高昂地迎回了陛下亲封的镇国将军,一番热烈之后,平平淡淡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丰衣足食。

春秋也放下了忐忑多日的心,他敏锐地发现了乙祭的地位已经朝不保夕,就连青暄也被女王厌恶起来,这样的情形让他还是有些忧心,不过瘐信的擢升却让他欣喜不已,至少他明白了女王的态度,依然还是要在他与毗昙之间,保持平衡的。于是春秋还如以往般云淡风清,借着文明有了身孕,府中事务无人处理的由头,将宝良与长女从太后身边“要”了回府,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渡日。

龙春却没有这般敏锐,他并没意识到乙祭的地位已经十分尴尬,反而认为女王只惩罚东卢却未惩治乙祭应当还是信任这个老臣,于是与乙祭的交往更进了一分,常常请乙祭到府饮宴,连带着与青暄的交往也密集起来。

春秋劝了几次,龙春依然我行我素,反而指责春秋太过小心,趋利避势,春秋也是无奈,想着乙祭也是城府极深之人,经过潭京与东卢的事件想也不会在这段时间胡为,而青暄又历来谨小慎微,虽然地位受到一些动摇,却还不到被女王厌弃的地步,干脆也就放开了手。

当徐罗伐的第一拨桃花跃然枝头时,虎才公府迎来了一场喜事,正是令植与濯缨的大婚。

春燕双翦清波去,人面桃花相映红。

三月里,徐罗伐渐渐从冬日的阴沉与肃杀中摆脱出来,带着些迫切与慵懒地走进了百花渐放的时节,而刑部对于潭京等一干人犯的处治却十分干脆利落,潭京处了腰斩,无须等秋后,立即执行,诛连三族,妻子儿女连带着兄弟都无一幸免,操没祖产,就连府中的仆妇也统统没为官奴。

那三十名亲兵也都以同谋处刑,判了枭首,与潭京同日执行。

东卢已死,也逃不过枭首示众,家产尽没,孀妻幼子被剥夺了贵族身份贬为平民,处流刑,永世不返国都。

东卢的族人子金也被处死,却没有牵连家人。

这场婚事操办得并不十分盛大,但贵族们却都百分关注,只因曾经的一些谣言,再加上近来发生的事情,一时引起了许多贵族的感慨。

都说泊渊本是爱慕濯缨的,青暄夫人却挑拣濯缨的出身,强迫儿子娶了东卢之女,不想这时东卢家破人亡,青暄多少也受了连累,遭到了女王的当众训斥,而濯缨却嫁给了和白之子,令植在司量部可谓又是前途无量,怎么看也是她因祸得福,而青暄夫人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又有人说青暄夫人原是野心十足的妇人,不仅借着儿子的亲事与上大等示好,还想将女儿嫁给令植再攀上兴国公一派,不想令植根本瞧不上她那女儿,青暄夫人还不死心,纵容女儿在玄武母亲的寿宴上se诱令植,结果挖了个陷井却把自己埋了,连带着一家人都成了个笑话。

“所以才说娶妻求淑,想青暄也是两袖清风之人,可惜的是娶了这么一个愚妇,声名扫地不说,还惹得陛下厌恶。”

贵族们纷纷摇头叹息。

原万努郡守军统领程江被无罪释放,并升任万努郡尉,与女王亲自任命的长史秦业即日启程往万努郡赴任,而新任郡守暂时未定,郡城之中的一切事务暂由金舒玄操持。

瘐信与各部花郎却被召回,女王大加表彰,授镇国将军之印,并召告新罗臣民,升任瘐信为兵部总将,节制王京禁军。

司量部也受到了表彰,廉宗终于如愿以偿地晋升为五头品奈麻,成了青衣贵族的一员。

只毗昙的爵位已经到了新罗的极致,无法再擢升,于是便只得了一些实质的好处,比如赏金数百,良田千倾。

在一次例行的殿议上,女王忽然找了个由头当众斥责了博士青暄,停了他的半年俸禄,这多少让一些嗅觉灵敏的官员感觉到了什么,再加上女王让乙祭监刑的决定,也让诸多贵族猜疑不定,十分自觉地与乙祭、青暄保持了距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