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书院里的事儿(第2 / 3页)
吴家的情形也不是很好,吴玉思是长女也才七岁,底下两个弟弟一个五岁一个三岁,都是要人照顾的时候。农村人的想法,在闺女身上花钱是浪费,省下来留给儿子,说不定将来什么时候就光耀门楣了。有些过分一点的,卖闺女来养儿子,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不知不觉来到了程小晴家院外。其实村里大多数屋子的格局都是相似的,中间是堂屋,两边次间住人,当然不包括特别殷实的和特别落魄的。
和程小青家不同的是,程小晴家的院子是带围墙的,虽然只是一堵低矮的土坯,歪歪斜斜的杵在那里。两扇青色门板上面是剥落的年画门联,看过去很是老旧。
正要敲门,门却自己打开了,正要出来的程小晴看见二人显然很高兴:“你们怎么来啦?我正要去找善哥儿,一起走走吧。”
二人还没坐下,又开始走路。程小晴是个挺能讲的,说了不少话。她下巴微窄,颧骨处却宽大,脸上肉肉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是小个型,说到兴奋处,本来就不大的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怎么看怎么不美;身上是麻衣杂色罗裙,也无绣花也无配饰,袖子处还有一块不明显的污渍。
此时走在路上,吴玉思是个话少的,往日里也只是偶尔附和,而程小青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二人之间就有些过于沉默了。
吴玉思说不出心中的感受,只觉得这个昔日好友,此刻竟有点陌生,好像对自己也不甚热络了。
“那个….小晴她娘不让她上学堂,她一定很难受吧?”程小青想了半天,憋出这一句。
“其实还好,就是以后我们三个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起玩了,她不太高兴。”
额,敢情这个被迫中途辍学的孩子是在难过这个…..程小青失语。
“那是临杞县里头有名的富户,姓秦还是钱来着的,听说家里光丫鬟小厮就有几十个呢,还不算上管家妈妈什么的,月钱也高着那,就我姐姐这样刚去的,每个月也有五百文呢。”程小晴对着二人说起家里最近发生的事,脸上满是光彩:“娘说,过两年等我大了,也一并送过去。”
“其实也不会的,我们家离得又不远,有空闲还是可以一起玩的。”程小青不以为意,这个小村子,一圈走下来,腿也不会酸,走走就能到了她俩的家,何愁见不到面。
只是她忽略了一点,在学校里她们可以日日相谈欢,回家路上也能无所不谈,一旦不再上学,见面时间少了不说,感情必定也是要淡的。就好像现代的学生,她们对于自己的同班同学总是特别熟矜,而隔壁邻居即使是同龄,也不比同学好。
“其实,读完这半个月,我估计也不来学堂了…”吴玉思难过地低下头,抬起时看见了程小青的诧异,她又缓缓说道:“你也知道,我的成绩本来就不是很好,先生提问总是回答不出来;而且,大弟和小弟这几个月都要我娘一个人照顾,我看她辛苦得很,还要每个月交束修…”
很明显古代女孩并没有现代女孩那样追求知识和学历的渴望,她们学到的东西并不能改变将来的命运,什么启蒙什么学堂,对她们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罢了。
虽然心里有着淡淡的不舍,比起程小晴,她更喜欢这个动不动就脸红的女孩,但程小青知道这对她来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