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逐渐迭代,雪豹车长(求月票!(第3 / 6页)
夏屿估摸极端组织能达到的上限,最多就是这种程度了。
往后真遇上更厉害的,空战干掉对方,也比用便携式防空导弹更实际。
型号新一点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就能锁定目标,配备了近炸引信,更是不用命中就可以击毁无人机。
在潘纳卡消灭白色礼帽分公司的那一战,对方一发针-S,就干掉了夏屿的MG-1S,而在敍利垭和洢拉苛被炸怕了的老镁,连忙迭代了他们的毒刺。
不仅将碰炸引信升级成近炸引信,换装的引导头更是拥有更敏感的红外热辐射传感器,可以锁定2公斤至20公斤区间的低、慢、小无人机。
可是毒刺多少钱一发来着?
这东西换一架直升机超赚,换一架几百美元的消费级无人机血亏。
夏屿感慨完,心中又有了新疑问。
步枪都能直接打印,简易塑料件就更容易了。
抛着手里的羽毛球,监工手下们制作炸弹的侯赛尼,他心中也有这个疑问。
易于获取,是一个原因,再就是炸弹战斗部规格并不统一。
军火黑市上购买的,政府军、敌对武装那里缴获的,来源多口径就杂,光是榴弹就有30mm、35mm、40mm三种口径。
夏屿没往红色猎豹上集成便携式防空导弹也有这个原因,要知道现代化的猎豹1A2型可是在左侧集成了两枚毒刺的。
在合成体系下,他宁可给车队附近游猎的武直装两枚西北风。
便携式防空导弹在天上打,这射程和射高都还能更理想一点!
在地面上发射,只比自行高炮多延伸出去一两公里,属实没必要。
像艾斯艾斯这类极端组织,只在开战初期抢夺了政府军的一架米格21和两架米格23,还搁贾腊珥空军基地正训练呢,就被干掉了两架,第三架也是不可起飞状态。
当然了,还有老活新整的玻璃杯炸弹。
将拉开插销的手榴弹塞进尺寸合适的玻璃杯里别住压片,从高空投掷就不会过早的在空中爆炸,而且手榴弹的装药多于榴弹,炸车用这个比较合适。
如果要炸坦克,那得用迫击炮弹,四轴机勉强带的动一发60mm炮弹?
大口径必须要上多轴植保机,可那玩意儿的动静大,降到适合投弹的距离就会被目标发现。
发现就完蛋了,植保机的体型比四轴机更容易被机枪打下来,而且红外特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