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这个导演要谢罪 > 045 裁缝 冲动

045 裁缝 冲动(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之,让两个新兵去通知前线部队取消进攻,在华国军队里实在太过儿戏了。

那么换个思路,不是通知取消进攻,而是通知提前撤退呢?

似乎有门儿哎!

陈一鸣搬过《半岛战争战史全记录》,重点翻阅拉锯和相持两个阶段。

与前世差不多,本时空的半岛战争中,运动战阶段与阵地战阶段之间,同样存在一小段敌进我退的时间。

类似的枪炮寥寥的战争电影还看过啥来着。

《士兵之歌》,大毛导演格-丘赫拉依的杰作,开创了战争公路片这个杂交类型,讲一个普通士兵在6天探亲假期中的所见所闻。

《1917》,不列颠导演萨姆-门德斯的作品,两个传令兵的8小时奇妙冒险,比起剧情技术上更加骚气,通过巧妙的剪辑实现了伪“一镜到底”。

诺大神的《敦刻尔克》场景太多太大,筹备时间短不了,陈一鸣肯定HOLD不住。

《士兵之歌》涉及场景也不少,而且建国初期的国内场景还原起来代价太大,也不大行。

那几个月是华国军队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N次打击之后,随着双方持续增兵,狭窄的半岛战场被塞得密不透风,战争初期华国擅长的穿插进攻作战再也打不起来。

我方受困于后勤不畅攻坚乏力,攻转守时又来不及构筑坚固的工事,战士们只能用轻武器和血肉之躯来对抗对方海量的飞机重炮和坦克。

因为战士们的英勇作战,战线整体后退幅度并不大,基本都是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围绕着连绵不绝的山头节节抵抗。

所以,就《1917》比较合适。

如果以半岛战争为背景,玩儿一把“一镜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两名底层士兵,被派去前沿阵地传递“进攻取消”的命令。

好像不太符合半岛战争的特点,进入阵地拉锯战阶段之后,双方阵地都是头顶头,间隔不过几十上百米,类似《1917》里的大片无人区从来不曾出现过。

运动战阶段,倒是有坚果一方主动后撤拉长华国补给线的举动,不过华国进攻部队打惯了穿插作战,并不依赖后方上级的命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