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第2 / 3页)
警察一角大体确定,接下来就是试镜走个流程,一方面是做最后的现场确认,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留档和宣发的需要。
再往下,其他几个主要角色,王威也一一落实了最终人选。
于陈一鸣而言,警察这个角色具有丰富的扩展性,但限于其官家人的身份,在后续故事线里又多以配角出现,选择于合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影新人刚好合适。
如果往上挑人,比如沈明,一次演配角人家可能图着交个朋友从了,但这种事不能再三再四,否则就成了得寸进尺了。
咖位再往下来到片酬,倒是相对微不足道的原因了。
华国跟大洋对面的好莱坞不太一样,除了几个出口转内销的超级大牌,演员片酬在制片成本里的占比还算适度(如果畸形地高到天际,那多半是另有原因,懂的都懂)。
古越河演《魔都假日》片酬才50万,段一宁演《1951》则是251万,这两笔虽然都有友情打折的因素,但也能从中看出来,华国的电影片酬并不夸张。
咖位则是档期之下的第二大因素,片方要评估,演员之间也要评估,是一個双向甚至多向博弈的过程。
关机之后,演员也并不是吃完杀青宴就可以一走了之了,后期制作也需要他们或多或少地参与进来。
当然,谨慎归谨慎,接戏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某些公司的片约,不管多苛刻也有大把演员趋之若鹜。
后来段一宁偃旗息鼓,王威全权接手选角,遵循的也还是这套东西,所以才会选到于合伟头上。
谁让拍一部铂爵的片子,潜在收益好过别家公司两三部呢。
像好莱坞超A演员直接3000万+20%票房分成这种待遇,华国是不存在的,甚至片酬上千万的都不多,七八百万就是顶级待遇了。
李阳阳给于合伟开了多少片酬呢?40万而已。
4个半月档期,片酬打包一口价40万,平均一个月10万不到,税还得自己缴。
于合伟的市场价就是这么多,跟拍电视剧比差得远了。
往后如果拍续集,给老于的片酬往上提一提,也不会超过一百万,以警察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而言,绝对称得上合理浮动物美价廉。
谁能保证自己能一直红下去呢?行业里常青树少之又少,一发屋倒是屡见不鲜。
其实于合伟跟段一宁搭戏有点儿低了,他之前从来没演过电影,电视剧领域也是一穷二白万年配角,咖位其实跟老段并不匹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导演足够大牌,可以随心所欲只凭个人意愿来选择演员,这时候让影帝屈尊演配角,对方也得乖乖站好。
陈一鸣挂名的片子,好比直钩钓鱼的姜太公,愿者上钩爱来不来,演员先天就难以强势。
只不过段一宁不介意埋头就低,那自然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