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李三古堆 > 第26章 意外收获

第26章 意外收获(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赃物,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轻则被收缴,重则蹲班房。

当然,很多古物是探不清来源的,因为持有者会编造种种虚假信息来掩盖真相。

来人并不紧张,顺口回答:“我是从我村里的田二苟手里买来的。据他说是在田里捡到的。”

楚文明因为他是领导,是蔡大师特别器重的人。所以,他没开口,他是不会动手看宝的。

柯岩深知这一点。

但他也没急,而是徐徐打量眼前的持宝人。

这个持宝人穿着一般,脸色灰暗,眼睛凹陷,目光阴鸷。从他手上的肤色看,虽粗糙但无裂痕。

由此,柯岩断定,这人是个文物二贩子。也即是说,这件古董,并不是他亲自挖掘得来的,他是从别人手里顺来的。

不过此时他想到的并不是这个大案本身,尽管这个大案的主角就是寿县人,文物也是从寿县出土的。

他想到的是这个大案主角的一种特别鉴宝法。此法在他所喜欢的《无字碑》探宝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

这个家伙认为青铜器真伪鉴定的重中之重应是四个方面:皮壳、重量、锈色和人。

柯岩理解,所谓皮壳是指古物的外部形状,而所谓的锈色则是指外表的颜色。人,则是指持古物的人,但关于这一点,柯岩颇费了点脑筋。

柯岩在穿越前本是一个学生,对古物的接触甚少,仅是喜欢而已。

而且,这个人不是普通的文物贩子,而是一个长期靠走私文物的惯犯。

看完了人,柯岩才拿起器皿,在手里掂了掂,觉得它的重量应是这类器皿该有的重量。

他把器皿放在电灯光下反复看了看,又用指甲抠了枢它身上的锈迹,这才把它放下。

“这位先生,请问这个物件是怎样得来的呢?”柯岩问。

文物贩子对古董的真伪很重视,但对古董的来源同样重视。

可现在真的出现了一件古物,并且还有持古物的人活生生站在面前。

而他的身份己不是一个学生,而是考古专家。一一上午在古玩市场问楚文明的那句话,事实上暴露了他的真面目。

还好,楚文明并没窥破,于是,他不用在这方面担心。

不过,这就逼得他去面对现实一一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专家,而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

于是,他决定运用那个特别鉴宝法来鉴别眼前这件青铜器的真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