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林枫叹 > 第四十七回落花自水为谁愁魂魄随殇入土丘

第四十七回落花自水为谁愁魂魄随殇入土丘(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原来雨萱、李蓉等人,早早随到了水池那旁,后因见容若、青衣其人在亭台这边,多显苦涩,又因场子少人,便让容若等人也随了那游玩的场子,容若、青衣、明惠三人听罢,这才赶了过去。(未完待续)

花悦绿叶多显娇,叶以艳花添荣耀。

番之何处来妖娆,荷处灼灼彰华豪。

人言众花如何妖,不问半叶翠之妙。

下方则有一落款人的提笔,乃庚寅。青衣看罢,虽是不知这‘庚寅’二字是为何人,想必定是府上的人,只是也从未人提起过,这边问道:“倒不知这‘庚寅’,是为何许人也,不仅好诗词,更是好笔法,我这里先是佩服其才。”

容若也跟了过来,说道:“妹妹果然好眼力,那庚寅乃是东洛平迹第一词人。他日我也不曾晓得,只是后来从资料中得知的。虽出生于官商之家,多与文人为客人,后因仕途牵连,辞了官去,到处游玩,凡他到过的地方,多有诗词相称。那日,明妹妹见了,甚是喜欢这首《莫云间》,便让玳萱给保留了下来。

有诗云:

落花自水为谁愁,魂魄随殇入土丘。

一生香气何所去,携风共雨意难留。

这边,李蓉说道:“明姑娘果然好计谋,不瞒你说,虽是那何濯早有三约在先,这其一乃是府上多为书香之客,凡事绝不能由着乱来,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倘若人人都视家法为儿戏,何为‘公正’二字。其二乃是府内之事,何濯虽是有意于桃红,门府的规矩不能破,且府上的丫鬟们人多口杂,说不定那天就传到了夫人那边,到时候连个说理的分也没得说。

这其三,乃是聪明人不做聪明事,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何濯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只是这葫芦里卖的药,虽未道明,却可知一二。”

又因几次修建,倒是那把字迹给毁了去,如今也只剩下这些。倒是我那阁子里面,还放有一本他写的《无人籍》,唯有以不足之处乃是,年代背景皆无从考察。

青衣惊讶道:“你怎么有他的诗集?”容若道:“我早年的时候,在阁香园那旁的假山处捡到的,只是不知道是谁丢下的,也没见有人来问过,我便放在阁子那旁。后经细看时,方才知晓。”

这边,青衣又回头看了那诗词,只觉那诗词虽是平淡些,却意味深长。容若见青衣那般的留恋,便说道:“回头了,我把那本《无人籍》借于你便是了,只是别让其他的人给看了去,以免说些闲话。”

青衣不解,这才说道:“容哥哥暂且放心,只是不知那书中多为何事,又为何让他人给看了去。”容若道:“到时候你看了,便自然得之。”

这边,明惠见容若二人在那旁只顾说笑,却不解风情,也跟了过去,方问何事。青衣只说这石柱上的诗词甚是美妙,不仅好文笔,更是好书法,今个也算上领会了。容若欲说时,却有雨萱、李蓉二人在那旁边呼喊。

容若听后,这才明晓事儿,青衣也觉得李蓉说得甚有道理。只见众人说笑,绕过数间屋房,又穿过曲折小径,来到一诸芳潺流的水池旁。青衣见时,倒如恍然开朗那般,且离水池不远处,有几方亭阁,阁内放着数张台案,台案上虽多是些残花落叶及其他一些杂物,倒是亭台楼阁犹如新的那般,好不欢喜。

青衣这才知晓,乃是明府春季,秋分之时,常来的地方。这边更见花开朱紫,如佳人之面。香樟之绿、银杏之黄、枫叶之红,各尽其色。彩叶浅鬣,露出别样风范。翠莹露珠,道出他时之灿;冽水涓涓,比情眸之鲜;风之似拂,似万颜之舒;纸鸢徐徐,随万户皆空,使人看之忘俗,见之诉情,如忘忧之宾萱那般。

明惠这旁说道原日里倒不知,这亭子何时竟改了个样。雨萱说道:“逢春来的时候,玳姑娘见了那亭子,说是比往日的旧了些,绣户甍柱也凋了些许,平日里也不见得有他人来,都是自家的人。回去后,便遣了几位丁匠上后山这旁重新修建一下,也好赶到个休闲的日子,以备他需之用。

且说青衣走过去细看时,只见上面写着‘莫云间’三字,其旁另有诗句,上面写道:

粉白芙蓉莫相早,碌碌蝶蜂竟逍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