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都是阳谋(第2 / 4页)
“其实你专心搞好蔬菜种植,真有资金那就继续砸下去,龙山砸完砸马鞍乡,马鞍乡砸完可以去延平,平安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出来了,利润之高超过大部分农产品,我们踏踏实实发展几年,扩大规模,不用三年,平安农场的发展就能突破现在几个翻了,梁州仙毫是公共茶叶品牌,发展起来本身就麻烦,这摊子事情,谁愿意理谁去理,你干嘛非要掺一脚呢?”石建设是不赞同平安农场在这时候进入茶叶市场的,一方面这市场竞争很激烈,必然牵涉很多平安农场的发展力量,另外一方面,利益比不上蔬菜,蔬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但是茶树种植,需要时间,投资周期长,见效慢。
赵犇却摇头,嘴角扬起一抹无奈的笑容,回答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种植蔬菜目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但是平安农场不能单靠一条腿走路,所以肯定需要有其他业务来弥补我们的发展不足之处,另外……”
他声音倒是有些锵锵响亮:“梁州仙毫目前是我们梁州发展最好的农产品的品牌了,这么好的品牌,不发展起来,总有点不甘心,俗话都说的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们平安农场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走不出发展的舒适区,那也是没有未来的!”
“话倒是没错,理也是这个理,可这冒险,你想过后果吗?”
石建设苦笑。
既然赵犇问到他了,他也不会藏着掖着,他一边喝茶,一边心里面措辞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梁州仙毫除了需要资金之外,还需要两个发展条件,一个是科研支持,品种不能改进,竞争力提升不上去,还有一个就是渠道,这才是所有茶商都想要的,丸红商社虽然是外资,但是它不仅仅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渠道,所以这些茶商才会心动,但是心动不代表行动,他们信不过外资企业,本地茶商都是比较保守的,宁可慢一点,也不愿意过于冒险,真把这个品牌交给了外资企业,他们连这个品牌都失去了,这时候平安农场的出现,就是及时雨,可他们也担心,平安农场的选择,他们不怀疑平安农场的立场,他们担心的事平安农场选择的发展方向而已,现在他们都想要试探一下,一个他们想要看看平安农场到底有没有心思掺合进来,另外一个,他们想要看看,平安农场有什么资格掺合进来,这个属于梁州的茶叶品牌,是所有人吃饭的根基,他们可不敢把信任一下子就放在平安农场身上,除非平安农场拿出了能够足够让他们信任的东西来……”
石建设分析了一番,又补充说道:“这里面的意见还是不统一的,有人想要平安农场掺合进来,有人未必愿意,甚至他们会做些小破坏,最好逼得平安农场放弃这个项目,这样他们可以直接对接丸红的资金,或许对他们来说,更加有利!”
“这么复杂吗?”
赵犇叹气。
“你知道现在有多少茶商靠着梁州仙毫这个品牌吃饭吗?”石建设问。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眼界和格局天生就比他大,自己多多少少还是留在上个世纪的思维,果然是已经过时了,没有年轻人的胆量和魄力,也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这可能才是石头村会败落的原因。
“我年轻,大不了从头再来,我不怕输,怕自己不去做,反而会后悔!”赵犇摇摇头:“所以我决定去做了,就不会想失败之后的事情,我想,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他挠头,苦闷的说道:“其实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切入点的,不管是丸红商社,还是梁州市府,梁州各大茶商,怎么才能平衡好,又该怎么把他们所有的潜力发掘出来,脑仁疼啊!”
“其实你可以嚣张一点!”石建设知道劝不了赵犇,就给他出谋划策,他笑着说道:“平安农场现在有底气,那就你来定规矩,摆明车马告诉他们,梁州仙毫这个品牌,平安农场要主动权,愿意上车的上车,不愿意上车的自己走路,上了车的,怎么开车,开到那个方向,你这个掌方向盘的说了算!”
“太嚣张了吧!”赵犇吓了一跳。
“看过一些数据,但是不是很详细!”赵犇摇摇头。
“目前全市的茶园已经接近了百万亩,一二年的时候,差不多七十几万亩,到现在,增幅还是蛮大的,全市超过千万市值的茶企业最少有将近五十家了,而我们梁州仙毫的品牌价值,去年好像就接近三十亿了!”
石建设沉声的说道:“大家都是靠着梁州仙毫这个品牌吃饭了,多一个进来吃饭,就少一口饭,你觉得会是所有人都愿意让你们平安农场走进来吗!”
“倒也是!”
赵犇笑了笑,说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茶叶市场的江湖都还没有开始踏进去,现在就有人把我当成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