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银妆措 > 第四十二章 求婚(四)

第四十二章 求婚(四)(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婉颐心想,这个迎霜今天是怎么了,非要与我耗上似的。她不露声色地喝了一口茶,缓缓道:“哦,你娘亲教了什么话,也说与我听听。”

迎霜偷看了一眼她的脸色,倒也如常,便大着胆子说道:“我娘亲说,对人要一心一意,不能心存他想。我今天觉得小姐心里有些烦闷,怕不是因为牵念着白少爷吧!”自从那一晚婉颐披头散发地跑出府去,第二天又好好地回来,虽说沈伯打过电话说小姐在唐府,大家也都看见是武阳送她回来,但迎霜总觉得事情好象没那么简单。小姐对白少爷是青梅竹马的感情,最是干干净净不能舍弃,如今她忽然又答应了嫁给七少爷,难免让知情的人会觉得有些蹊跷。

婉颐心里骤然觉得很堵,今天自己并不是一时冲动才答应嫁给七少爷,于自己,于家人,她是做了权衡,唯独她不能去权衡的就是淳焕大哥。屋子静了许久,她凄然道:“迎霜,你不明白,我现在是七少爷的人了,自是不能辜负,但我对淳焕大哥的这份心,总不能让我现在就忘个一干二净!他不曾负我,我却因为不能忍受煎熬而负他。我……”说到这里,她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父母去世我还可以为他们守孝一年,心中的这份感情,难道就不能再停留哪怕短短一段时间吗?”

“小姐!”迎霜颇为动情地说:“我知道这是强人所难,但愿您可以快些把白少爷忘了,往后您过了门,和七少爷过起真正的日子,若是心里还有白少爷,必是苦了自己,也是对不住对您痴心一片的七少爷。”

婉颐怅然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看得自是比我明白……”抬手端起茶碗泯了一小口,轻启樱唇:“这祁门红味道不错,十分暖胃,眼见天凉了,明天你让小粽给七少爷送些过去。”

唐七向婉颐求婚的时候,小粽和迎霜都在客轮里忙着找舱位,放行李,两个人都没有见到那一幕,他们只是听明哲、明昊两位小少爷在临开船时透了一句半句。晚上用饭的时候,迎霜傻傻地看着婉颐手指上的订婚戒指哀求道:“小姐,您就给我讲一讲吧,七少爷是怎么向您求婚的!我听说只有西洋人才是这么求婚的,想不到七少爷真是浪漫。”

婉颐独自坐在桌前,原先一大家子的人,现在只剩下她一个,屋子里显得非常冷清,她看了一眼迎霜,忍不住笑道:“看来真要给你指一门亲事了,让你未来的夫婿亲自求一遍,你就会一清二楚,免得来烦我。”

迎霜唉声叹气地说:“谁会要我啊,这么一个小丫环。”

“这是怎么说话呢?”婉颐正色道:“好坏你也是我苏婉颐的贴身丫环,七少爷难不成还会亏待你?怎么说也要给你指一门相宜的婚事,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迎霜心想,看来求婚这个话题婉颐今天是铁了心不想再提,这才一岔再岔,最终岔到了自己的头上,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姐当然不会亏待我,小姐谁都舍不得亏待!七少爷看在小姐的面子上,更不会亏待我们这些人!”

*改错别字***(未完待续)

既然小姐不想提这件事,那就无谓再提了,转念想起小粽从武阳那儿打听来关于唐家的一星半点儿消息,她又问道:“小姐,我听说七少爷家是一个叫什么太湖唐家的,太湖唐家是什么样的?能跟我们苏家当年相比么?”唐家与苏家现在结成姻亲,她自然也开始关注起七少爷的背景。只不过关于太湖唐家的事,武阳自是三缄其口,江湖上流传更是少之又少,大多只是听过这个名号,从来也不了解具体的内情。

苏启盛在生前也语焉不详地提过一些关于太湖唐家的事,婉颐只能说略知一二,见迎霜如此好奇,便逗她道:“眼前不就放着个七少爷吗?你还向小粽打听,赶明儿我请他过来,你亲自问问他不就知道了!再说食不言,寝不语,好好一个家训你又不尊了?”迎霜此时才醒起小姐果然是在用饭,马上不敢再言语。

迎霜心里对她今天所有的回答都不满意,小姐很明显藏着一些不能与人道的心事。没想到平素里好言好语,有说有笑的小姐,不高兴了居然还搬出了家训。见她放下碗筷,迎霜一边上茶水一边小心地说:“小姐,我觉着,您今天好象不是特别高兴,别的女孩要寻到一个可意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开心,早就到处去炫耀一番!可您倒好,跟个没事人似的,是不是心里有啥不顺心的地方,您就冲我这个丫头撒撒气吧!”

婉颐一惊,心道:迎霜跟得自己久了,有什么倒还真瞒不过她。但是嘴上却也不依不饶:“我平时宠坏你了,当真是什么也敢说!”

迎霜忙把擦手毛巾递上,陪笑着说:“小姐,我不是看着家里人少,您也没有个说话人,怕您闷着,逗您说说话呢。不过,这话又说回来,我虽然是您的丫环,不懂什么圣人言、大道理,但是有一句话是娘亲自小就教过的,我不敢不谨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