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越时光轴 > 17

17(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玉龙上前敲门,出来一门童,看这门童也是不同凡响:

玉龙又问:“请老伯赐教,敢问这金琴洞却在何处?”

老樵夫笑道:“小兄弟,这你可真是问到我了!我虽说知道金琴大仙住在琴仙洞,可是却实在不知道金琴洞落在何处。金琴大仙喜欢云游四海、行踪不定,这金琴洞自然也随之变化、没有定处的,有人说它或在山川溪流之侧,有人说它或在重峦叠嶂之下,有人说它或在险山怪石之中,有人说它或在流涟水洞之内,至于真正有没有人见过,却也是不得而知呀!”

玉龙道:“那就谢过老大伯了!”

辞别老樵夫之后,玉龙便拽开步子登山寻仙。说这山路可真是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看这山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却说玉龙一个劲儿地往前跑,也不知走了多长时辰,去了多少山路,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壑幽深,有诗曰: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眏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岩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原来玉龙已是到了午未(金)国地界,这山名叫金琴山,其形似琴,主体为琴柱,周围是琴弦,弦弦相扣、变化无尽。

玉龙正惊叹间,又往前走,恰见一樵夫正在举斧砍柴,看这樵夫打扮: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玉龙寻进山林,不知路之所向,却唱听四处琴声而起,又不知何处而来:

其声忽而东,忽而西,忽而近,忽而远。忽而高亢,似波涛汹涌奔腾而来;忽而低沉,似细水长流轻声而去。悠扬动听,赏心悦耳。有诗曰:

月映画楼篁竹长,滢露晚风解惆怅。素指纤细拨银弦,琴声悠扬醉心房。高山流水觅知己,玉树临风柔情肠。琼台一曲传四方,余音袅袅绕屋梁。

于是,玉龙寻声而行,凭心而进,终于眼见一草屋,看这草屋,有诗赞曰: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樵夫且歌曰:

午未国中有仙山,仙山名叫金琴山;金琴山上有琴仙,琴仙自名玉金琴。金琴玉弦连成线,金玉良缘却难全。

玉龙好奇,连忙上前问道:“老伯,刚才听您唱这山上有仙,敢问这仙是什么仙,这仙又在哪里可以寻到呀?”

老樵夫放下斧头,道:“小兄弟,我自己虽唱这仙,可是也未曾见过这仙呢!这仙自名金琴仙,住在金琴洞,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是我们这等凡夫俗子可以见得到呀!”

老樵夫这一说,玉龙倒对这金琴大仙感起兴趣来了:金琴,金木水火土的金,琴棋书画的琴,莫非这里就是午未(金)国了?既然这金琴大仙这等名声来历,我倒也是真该拜访拜访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