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良辰好时景 > 第七十一章 迎亲

第七十一章 迎亲(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陆靖南从小苦读圣贤书,考的自然是文试,只是他的年纪太小,现在只能算作是童生,待到几年之后,才能参加乡试,省试。

可是,江淮扬却是不同,他今年十四岁,已经够了前去京城参见武试的年纪,虽然按他的年纪,还比不得那些武有大成的佼佼者,但就算取不中,也可以与各路高人高手较量过招,互相切磋学习。

江淮扬虽有傲气,也有傲骨,从小立志要成为武状元,成为比父亲还要厉害的大英雄。这次恩科,他势在参与,江云天和韩氏自然全力支持,开始打点他上京的一切事宜。

陆婧婷因为要给外婆守孝,近三年内不可再提及婚嫁之事,如此,和江家的关系不免淡了下来,除了舒兰偶尔派人捎些点心过来,便很少有人过来走动。

正月二十一,吴家的迎亲喜队从京城来到了湖州,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对于陆家人而言,这个年关是很不好过的难关,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了很多事,闹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经过陆婧婷的事情之后,陆老太太的身子便开始垮了下来。她原本是一个活泼健康的老太太,每天平心静气潜心佛法,可如今她的精力突然从她的身上消失了,她真正地开始衰老了。

陆老太太的一生饱尝艰辛,年轻丧夫,年老丧子,好不容易才把痛苦压在了心底,可世事无常却总是有一些人有一些事要来揭开她内心的伤疤。

陆婧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母身上的变化,霜白的头发,沉寂的眼神,一点点小事都会让她心烦意乱。如今一日里,老太太总有大半天都在床上躺着,人也懒懒地,没什么精神。请来大夫一看,也只是说是深思忧虑,导致地气血不畅,除了清心静养之外,也再无他法。

陆婧婷知道,对于陆家上下而言,祖母就是全家人的定心丸,只要有她,只要有她在把持着大局,全家人才会觉得踏实。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平时难免在一些小事小情上相互看不顺眼,斗斗气,斗斗嘴,倒也终究是相濡以沫,骨肉相连。

湖州虽也算得上是富庶之地,但如此浩浩荡荡的迎亲场面,却还是并不多见。街道巷口处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对着迎亲的人议论纷纷。

陆家得了这么一门好亲,自然是引得不少邻里邻居赞叹和羡慕。文氏每天忙着应酬那些前来道谢送礼的人,倒也没了功夫和陆俊置气吵架。

迎亲这天,陆媛馨起得很早,也可以说她几乎一宿都没怎么睡踏实。眼看自己就要成为新媳妇了,她这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就是迟迟地静不下来。

陆俊和文氏私下里正为了分家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无心顾忌旁事,沈氏尚在娘家戴孝,陆明兰管着家里家外,难免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陆婧婷见状,不禁暗生忧心,想要帮帮家里人的忙,却又不知该如何帮起。

陆媛馨出嫁在即,只待良辰吉日,坐上从京城而来的花轿子。再过几天,二月二之后,陆婧婷也要回到书院去了,想来,这家中又要冷清许多了。

最近整个湖州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恩科的事。

新皇登基,为了拉拢民心,下旨大赦天下,而且,还将恩科提前了一年。大周朝的恩科分为文武艺工四类,每三年一届。文试,顾名思义便是读书人考取功名,阐述治国之道的科举考试,从乡试到省试,再到会试,殿试,要求十分严苛。而武试则是习武之人大显身手的机会,凡是习武之人都想着能有朝一日考上武状元。文试可以做官,武试可以入伍,至于,其他两类全都是一些世代沿袭的手艺人,通过层层选拔比赛,最后在圣驾面前一展才艺,博得一个御用的美名,从此名扬天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