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招募会现场(第2 / 3页)
林海也看到了光绪等人。尹呈和他的老管家出现在天津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此时的天津人才济济。但他们与盛宣怀走在一起,并且盛宣怀竟然和老管家一样,很低调的跟随在尹呈的身后,则令林海深感意外。盛大人那可是朝廷大员啊,跟在李鸿章的身后还好说,跟在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身后?这个尹呈来历很大?
林海来不及多想,光绪已经在远处抱拳,朗声说道:“徐兄,有缘啊,想不到湖广一别,短短几个月又在津门相遇。”
对尹呈这个青年,林海还是很有好感的。当即迎面走了过去,大笑道:“哈哈,想不到竟能在这里遇到尹兄。尹兄,上次在湖广,一场酒还没有喝尽兴,今天少不了再与你喝上几杯。”
光绪笑道:“正该如此。”
几人走近,林海看了看盛宣怀,问道:“盛大人认识尹兄?”
三个人远远跟随在女人身后。女人走到招募记者的队列最后,竟然排起队来。光绪笑道:“看来这女子是想应募记者。”
翁同龢皱了皱眉,虽然他还算一个与时俱进的学者,对新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但对女人抛头露面的行为还是持反对态度。
盛宣怀指着梁启超说:“皇上,那个招募记者的青年名叫梁启超,几日前曾到我的府上见过我,这人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中举人,被人称为神童。不知他能不能看出那人是女扮男装。”
盛宣怀笑道:“稍后便知。”他的眼光四处扫了扫,偶然看到了站在广场一隅的林海,眼睛一亮,指着林海对光绪说道:“皇上,你看那个人,他就是《中华日报》的出资人徐志摩。”
光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了那个诗才斐然的徐志摩,笑着说:“此人以实业报国,在湖广将铁厂办得风生水起,又开辟煤铁矿,开田采油。现在又在天津办报纸,还要办成比《泰晤士报》更大的报纸,这个徐志摩还真是不消停啊。”
盛宣怀不知道光绪是怎么编造身份的,不知如何回答。光绪笑道:“我与直隶李中堂有一点薄交。这次来观摩水师演习,向李中堂借了盛大人来作几天导游。”又指着招募会场说:“听盛大人说,这个《中华日报》是徐兄所办,徐兄到天津来,是为办报还是观阅水师会演?”
林海说:“海军演习是国家大事,我是关心此事而来的天津,顺便办了一份报纸。”
光绪笑道:“徐兄顺便所为,就为国家作了大贡献,还望徐兄以后能够经常顺便做点什么事啊。”
盛宣怀提醒光绪:“徐先生还准备在天津办学。”
盛宣怀见了光绪的表情,隐隐觉得他好像认识徐志摩,不由问道:“皇上认识徐志摩吗?”
光绪点头说:“在湖广有一面之缘。”
盛宣怀说:“皇上可要召见他?臣将他请过来与皇上一叙如何?”
光绪说:“不用,这里太吵闹,他那里清静,我们到他那里去与他谈一谈。”
三人走向林海,翁同龢小声对盛宣怀说:“切记,皇上名叫尹呈,字天赐。”盛宣怀点了点头,知道这是皇帝用了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