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煮清末 > 143、新军统帅人选

143、新军统帅人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光绪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可是既然是建立新军,当然不能用老将,老将也不懂现代军队的训练方法,年轻将领亦无可用之人,皇上和李中堂为此事发愁啊。”

林海正好推荐袁世凯,说道:“听说驻朝鲜的军队有一个叫袁世凯的军官,对现代军事了解得颇深,尹兄不妨向李中堂提一提这个名字,让他考察一下,看一看这个人是否有能力胜任新军统帅。”

“袁世凯?”光绪听林海一说,心中暗想:“李鸿章和徐志摩不约而同推荐此人,看来此人于治军必有才能,以后当多加留意。”但这件事他是不可能用袁世凯的,说道:“袁世凯不行,他年纪太轻,难以服众。”

林海就不再说话了,他对袁世凯本来就没什么好感,皇帝不要其实他心里还有一点高兴。

光绪又说:“徐兄,今日上午海军会演时,你曾说自己在美国服过兵役,在炮兵中式第一流的,而事实也证明你的炮术天下无双。想来徐兄以前必定是最出色的军人。徐兄,假若由你来统帅一支区区几千人的军队,想来不会有什么难度吧?”

想到这一点,光绪就觉得悲哀。

既然朝廷的人不能信任,就任用不在朝堂的人。光绪向翁同龢提出了一个名字,翁同龢吓了一跳,当即表示反对,理由是对这个人的了解太少。

但光绪却在此刻展示了他作为君王的决断,当然这个决断是对是错就难说得很了。

当天下午,光绪到林海居住的旅社拜访了他。

林海热情的接待了光绪,光绪将中德合作的一些条约向林海进行了咨询,当然他不会说这是两国的合作,因为那样很容易暴露他的身份。

从光绪的话里,林海听出了一些味道来,似乎光绪想让他来统帅新军,可是这有一点不合情理啊。一是因为他比袁世凯更年轻,更难以服众。二是因为他和光绪的关系虽然不错,可是也还没到能够把几千军队交给他的程度吧?他哪里知道,光绪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太后的势力实在太大,朝廷官员真不能信任,二是因为他的一种直觉,没有理由,他就是觉得林海这个人可以信任。

对于治国之道,林海懂得不多,但多出的一百年阅历还是能让他说一些话的。林海就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令光绪深感到自己屈身前来请教是完全值得的。

比如在研究所的合作这一点,林海就提出双方的工作人员必须获得同等的权限,就是说研究的成果应是双方共同享有。别小看这一点,事先不说清楚是很麻烦的。在后世,印度阿三和俄罗斯共同研究战机,可是几个核心实验室根本不允许阿三进入,让阿三非常郁闷。很多阿三的科学家抱怨说,人家中国人多厚道啊,和巴基斯坦共同成立的研究所是完全对巴方人员开放,巴方有不懂的地方向中方请教,中方的专家就像教小学生一样手把手的教,和红毛鬼子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谈了约有半小时,光绪提出了自己来访的主要目的。

“徐兄,今日与李中堂闲谈,得知当今皇上有意成立一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国陆军的模式组建训练,徐兄认为此事可行否?”

林海正想向光绪提出筹建新军的事,想不到光绪竟然早有此意,当然就说:“这是好事啊,当然可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