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第2 / 4页)
本来她想回她的宅子,然而被林海突然袭击,令她略显恍惚。却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李鸿章的宅子前,原来在她的潜意思里,她的家还是这座属于李家的朴实的小宅,而不是慈禧封赏给她的华丽大院。
几个丫鬟提着菜篮子,嘻嘻笑笑走出来,见了李家欣,说道:“咦,是格格来了。格格来看中堂的吗?”
李家欣问:“曾爷爷在吗?”“在呢,格格快请进吧。”两个丫鬟说完离开。
既然皇帝说她适合,那么断然拒绝肯定不行,她平静地说:“协治朝鲜事关重大,臣也不知自己能否做得好呢。而且其他官员有没有比臣更适合的人选,没有询问过可说不好。不如来日早朝先听一听其他官员的意见再议,如何?”
要帝:“这样也好。”
会晤结束后,由林海将林焕泰护送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专属接待宾馆。途中,林焕泰忧心仲仲,问林海:“徐将军,刚才那位是一个女官,而且还是格格。格格都是娇生惯养的吧,能有什么能耐,她能治理国家?”
林海皱眉,瞪着他:“我推荐的人你还不放心?”
林焕泰不说话了,心想:她不能胜任,也自然会有徐志摩帮忙。我何必担心?
“请林焕泰到我朝来?光绪觉得这个提议不错,点头允许。
得到光绪的邀请,林焕泰受宠若惊,他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京城。光绪亲切地接见了林焕泰向他询问朝鲜有什么困难。林焕泰说北部的老百姓生活都过得比较充实了,冻死饿死的情况几乎不再出现,可以说战后的重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在遇到了资金缺口,很希望大清能够给以一定的援助。
除了光绪、林焕泰、几名翻译官,作为林焕泰政权直接奠基者的林海是这次会晤的一咋小额外参与者,他对林焕泰的要求进行了补充,向光绪阐述了对朝鲜投入资金的必要性。自颐和园事件以来一直春风得意的光绪爽快地答应了林焕泰的请求。同意给予朝鲜无息贷款,数量为三百万两白银。
三百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对一些大国来说轻如鸿毛,对朝鲜这个百废待兴的苦难国家,却是救命的银子,林焕泰激动得想跪
林海又说:“陛下,除了资金,朝鲜在技术方面也非常缺乏,领议政先生弹精竭虑,仍无法全面管理各种事宜。末将认为,可以派遣一介,有能力的官员到朝鲜去,担任一个类似于总理的职务,协助领议政治理朝鲜北部。”
返回皇宫向光绪复命,正好遇到李家欣离宫回家。两人面对面,李家欣幽怨地对林海说:“林先生,你用的好计策,你真忍心把我发配到那么荒僻的地方去吗?”
林海:“家欣,我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你。”
林海的意思是:如果她留在中国,必定会被自己所铲除,能远离是非之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家欣并不领情:“林先生认为自己一定能赢我?”
林海苦笑:“那么,就算是保护我自己吧。”
李家欣气呼呼地瞪了他一眼,从他身边走过。
光绪看向林焕泰,林焕泰当然是听从林海的,马上说:“徐将军说的正是我的期待,请上国皇帝一定要满足我的这个小小的请求。”
“嗯。”光绪点头,对林海说:“那就派一名官员到朝鲜去吧。却不知谁可以胜任?
“臣心中有一个绝佳人选。”林海微笑着说:“微臣觉得,爱新觉罗家欣格格是赴朝的不二之人。”
光绪把李家欣招来,询问她的意见。李家欣问:“陛下为何会想到微臣呢?”光绪答道:“是徐志摩推荐的,联也觉得你合适。”
李家欣一听差点吐血,狠狠地瞪了林海一眼,她哪能不明白林海的用意?一定是嫌自己碍手碍脚,想把自己这块绊脚石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