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谋三国 > 第127章 攻城 1

第127章 攻城 1(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面对董卓的骑兵,大家都没了注意。经过商量,绝大部分人建议撤回广宗。刘硕有不同意见,但他依然保留了。于是乎,黄巾军便撤回了广宗,坚守城池。

卢植也没想到朝廷会调董卓来帮助自己,虽然董卓太过傲慢,但毕竟是帮助了自己,卢植还是挺高兴的。

随着董卓地到来和黄巾军的撤退,汉军再次鼓舞起了士气,当地又有一些官兵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汉军的人数急剧膨胀起来,很快便超过了原有的人数。

卢植见此情景,随即便下令再次主动出击。

刘硕每日在城头巡视,他估计汉军很快便会来的。果然被他猜中了,三日后,汉军庞大的方阵向着广宗缓缓前进。

这一仗,黄巾大获全胜,虽然没有全歼汉军,但也让汉军十去其八了。首发唯一让刘硕和张角遗憾的是,本以为能全歼汉军的,因此没有派出一支伏兵埋伏在毛城附近,否则便可以攻占毛城了。

总之,经过这一战,黄巾军士气大涨。因为知道汉军损失惨重,肯定不会偷袭的,因此黄巾大营接连庆祝了数日。整个大营一片狼藉。刘硕虽然心里有意见,但没说什么。

古语说得好,乐极生悲。这话果然百试不爽,这次被黄巾军遇上了。

原来,由于卢植太过耿直,得罪了当朝的太监。在他们的怂恿下,汉灵帝也对卢植产生了不满,随即听从了张让、赵忠等人的建议,调河东太守董卓过来协助卢植,实际上也是督促之意。

董卓在三国演义中可是个人物。虽然张角等人不识此人,但刘硕却非常清楚。

刘硕赶紧下令弓箭手集结。城墙上,数千名黄巾兵弯弓搭箭,等待着汉军地到来。当无数汉兵地身影进入眼帘后,刘硕大喝一声:“放!”

随即,数千只弓箭蝗虫般飞上半空,在天空了划了道优美的弧线,又一头砸向了汉军。一阵箭矢射入**地声音清晰地传了出去,伴随着一阵阵惨叫。汉军的阵型之中立即空出了一大片,但是很快就被后面的士卒补了上去。眼瞅着汉军成片的倒下,耳听着汉军的惨叫声,城墙上地黄巾军没有办点怜悯,反而发出了肆无忌惮的狂笑声,同时加大了射击的力度。一霎时,箭如雨下,每个人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拉开手中的弓,把手上的箭矢给射出去。他们甚至连瞄准都不用,因为汉军太多了,每个战士只要把手中的箭矢射出去基本上就能射中东西,但是是盾牌还是人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到底不亏是正规军,即便伤亡非常惨重,汉军还是在努力向前冲击着。短短五十米的距离,汉军便有数百人倒下了,但这并不能阻拦他们前进的决心。与此同时,汉军开始反击,在盾牌手地保护下,弓箭手开始向着城前上发射箭矢,其他人则在掩护下,快速向城墙跑去。

据记载,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官至太师、侯。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性粗猛而有谋断,从驻守边塞的地方官吏升迁为羽林郎,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奉命镇压响应起义的北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和金城人边章、韩遂,屡屡败北。灵帝病危时,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待事变。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诸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董卓入京。董卓引兵驰抵京城,势力大盛,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进位相国。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财物。淫掠妇女,称之为“搜牢”。又虐刑滥罚,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与此同时,他又为党人恢复名誉。起用士大夫,企图笼络人心。初平元年冀州牧韩馥与袁绍、孙坚等人兴兵声讨董卓。黄巾余部也陆续起兵关东。董卓挟持献帝西都长安,并焚烧洛阳宫庙、官府和居家,强迫居民数百万口随迁,致使洛阳周围200里内荒芜凋敝,无复人烟。百度:看最新小说初平三年四董卓月,董卓入朝时为吕布所杀。消息传开后,百姓歌舞于道,置酒肉互相庆贺。董卓被陈尸街衢。其家族被夷灭。

董卓看似粗人。其实有勇有谋。他悄无声息地来到毛城后,乘着黄巾狂欢之际进行了偷袭。

董卓带来的几乎全部是骑兵。黄巾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哪里顶得住冲击,顿时便乱成了一锅粥。好在刘硕还比较清醒,而且对自己手下的那帮人进行了约束,因此第一时间组织起来,依靠障碍物尽量阻截着董卓地铁骑。

董卓见黄巾军慢慢稳住了局势,他只带了两千余骑兵,也不敢大意,便随即撤了军,去和卢植会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