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乱(第1 / 2页)
太子蠢蠢欲动,意欲下令之时,最近晋升为太子少傅的姚舒占了出来指明,此举会为太子登基留下污点,留下诟病,弄不好还会弄一个谋权篡位的乱成贼子之名,提点太子不如找些其他皇子政治之失作风之错,并找些皇帝神志不清昏聩慵乏无力政事的证据来,以便打个还百姓晴天朗日开明盛世的天赐之龙的旗号。
太子一听甚觉使然,突然逼宫怎么都会落下诟病,留下得位不正的一笔,若是皇帝失道,皇子无道,那么他以天朝太子命定之人的身份出现,在合适恰当不过了。
当场太子大笑三声,许给姚舒内阁首辅之职。
当晚太子雷厉风行,直捣二皇子手下的兵、工二部,将那些皇帝刻意压下的二皇子营私之事的证据捣了出来,然后又到刑部和礼部,将三皇子底下要员执法犯法草菅人命的事抖了出来,还有些五皇子夜宿**的荒诞风流之事也翻了个一二三,总之各个皇子都有份。
最后下令门下散播皇帝沉迷修道之法,早已无心也无能力处理政事,日常的国家大事决策披红都是由太子代劳的,偶尔处理一二件却是荒唐无稽,最好的例子便是宫晏之后,耿直的前左都御史将各皇子的罪状呈给皇帝之后,皇帝偏心自己儿子,并下令处决了左都御史,这完全不符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治国之道,完全不是国君之为,而是国家之不幸,百姓之灾难,要求务必在第二天一早,将这些消息要传遍凤天城的大街小巷。
上央明成二十四年四月五日,太子起事。
太子领命彻查皇帝遇刺之事,在回到宫中邀三法司会审之时,经一番威逼利诱之后,那剩下半条命的刺客终于开了口,一开口就咬定背后主谋是正是太子,并求太子不要弃他,好好待他一家老小。
太子当场发怒,长剑一掷,血溅三尺,结束了刺客的性命。
当时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新上任的左都御史皆在场,这一招在众人眼里自然成了杀人灭口,死无对证。
三司见此状惊慌而视,忙劝太子回头是岸。
太子盛怒稍息,便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想起前几天有人给他的密信,说皇帝有纳草原,削外戚,平外族之意,让他在皇帝面前展雄风壮志,想起他在皇帝面前一场豪言之后几天来皇帝对他的冷落,想起东阁大学士对他说的皇帝未有大动干戈之意,只意欲笼内外,行怀柔之策,分析皇帝已有“择贤而立”之意,瞬间浑身发凉,觉得自己着了道,觉得已然无法回头,便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强行软禁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以及在场的所有人,不让会审消息泄露半句。
并连夜召集了东阁门客出谋划策,门下门客划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太子应该立即面见圣上禀明冤枉,并将怀疑指向敌对皇子,凭皇帝对太子的厚爱定不会予以追究,并且会大查彻查,揪出背后捣鬼之人。
一派认为,太子已然怒杀刺客,死无对证,对方明显有备而来,皇帝未必会相信太子的一面之词,毕竟让太子处理此事已然表明了皇帝的某些暧昧态度,那么就该趁皇帝还未有废黜太子的机会,先下手为强,直接坐上皇位,毕竟皇帝年迈,或许看走了眼,退位也就这几年的事,早些颐养天年也是好的。
太子听得心中一动,当下便决定举兵逼宫,拿出皇帝的传位诏书,毕竟现在那上面还是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