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任弟子(第1 / 7页)
“嗯,正如您所说,当代华山派道教文化已很好地融入现实生活中,近几代传任弟子的录取与培养制度也体现了这一点。只是,唯应征者仅限5到6岁男童这一硬性规定从未更改。入选程序分三步,所有通过面试的孩子将在同一天进行笔试,笔试前五名的孩子选出后,他们要集体在这里生活一个月,我会通过这段时间对他们言行的观察,最终从五人中敲定一名当选华山派第29代传任弟子。传任弟子学龄前的一年由我亲自调教,主要是给孩子做好引导,为入学打下良好基础。学龄期,会在道教协会指定的附属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完成所有教育课程,当然,道教所涉及的相关课程也被列入必修课,学校将由浅入深系统讲述道教知识,逐步让孩子认知自己的使命,领悟其中的真谛。所有学业完成后,传任弟子将回到华山接管掌门人职位,在弘扬我华山派精神同时,要与各门派精诚合作,携手研发道教不同学派更深层次理论。能否做到这些,就要看这名传任弟子的悟性和品质。我不妨直说,进入这个门,路会走的很艰苦,一定要有心里准备,如果安于现状,毫无远志,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
奶奶笑着回道:“我都明白,我这儿肯定是没问题,谁家孩子能来,那都是前世修的缘分,孩子真能学出来,吃点苦受点罪也是应该的。”
“对了,说了半天,还没跟您讲讲我这小孙子呢。”
“是我。”
“杨师父,我是特意带孙子来拜师学艺的,听说华山派又到了大选期,我想让孩子来试试。”老大妈满脸笑容,“打我小时就知道有这个仪式,不过以前只是听听而已,可最近这段日子,我亲眼看见周围不少孩子上山应选,真是和原先不一样了。我看我这小孙子年龄符合要求,忍不住就把他带来了。”说完,晃了晃男孩胳膊:“快,叫杨师父。”
小男孩正在好奇周围的新鲜事物,听见奶奶吩咐,看了眼杨传箫,立刻表现出第一次见生人的不好意思,侧过身双手拽着奶奶的手臂,不住往她身边依附。
“叫杨师父啊,快。”奶奶低头劝道。
话音刚落,小男孩转身面向杨传箫,一脸童真无邪大声说:“杨师父好!”好字拉的有些长,一听就是小孩的叫法。杨传箫点了点头,把两人往里让。奶奶仰起头仔细瞧了瞧上方刻有“华山派”正楷金字的牌匾,迈过门槛,跟了进去。
农历丁亥年立春刚过,华山派一桩非同小可的事务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wWW、Qb5、coM//传任弟子大选,这也是各宗教门派非常慎重的头等大事之一,直接关系到门派的前途命运。从道教华山派师祖陈抟开始,此番已是第29代。
三个月,大选终究天命所归。
适逢吉日,封山静场,道教华山派远近闻名的传任弟子入教仪式时隔35年故地举行,本次已是有史以来的第29场。
一大早,杨传箫显得神清气爽。两人都换上了一身道衣:混元巾、方领圆袖蓝色衣褂,高筒白袜,黑色圆口布鞋。小孩是齐头短发,所以不能像杨传箫那样用发簪别进混元巾顶部圆孔处露出的发髻里。供品收拾妥当,杨传箫带着最终选定的这个孩子来到山下玉泉院。在华山派陈抟师祖像前,两人一前一后双双跪倒,杨传箫手持三炷高香,微闭双眼,用心灵向师祖默默传达开场祭语。
“师祖,今传任大选落定,我华山派后继有人。师父生前常提及‘正’字,正即为和,人心所向,顺天应地,弟子谨记于心,万事以此当先。今传任弟子刚刚起步,世事有待磨砺,望他日后时刻以正醒身,风雨之行,一路走来。弟子定竭尽全力教诲,望师祖、师父在天保佑这个孩子,保佑他!”
踏上一段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路左,一座高大的桃花石稳稳伫立,上面刻有行书“福”字。沿路左转继续前行,刚走十余步,便要向右拐,感觉路线设计有意而为。庭院植被丛生,清香的绿色气息一路飘来,树木间,不时有鸟儿飞落驻足,欢声鸣叫。路右一边,四四方方花饰雕刻的汉白玉大理石底座上,摆放着同样材质,古时用来观测时刻的日晷,钢制晷针垂直穿过圆盘面,此时,雨后阳光明媚,盘面上的指针阴影清晰可见。三人一行走完庭院小径,迎面是三间古色古香的建筑。
杨传箫转过身说:“路左这两间是会客厅和书房,路右这间是卧室,来,请进。”
奶奶笑着跟了上去,小男孩紧倒小碎步,一眨眼,先进了屋,奶奶在后面说:“这孩子,走路老跟小跑似的。”
双双落座,杨传箫简单介绍了一下招募渊源:“老人家,我想您也略知一二,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唯一本土宗教,创立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我华山派属道教一大派系。道教起身于对自然的崇拜和治病救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现象,发展至今,现代道教教义在原先基础上有了更深层次的递进,主张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遵守和谐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人平等,反对奢侈浪费和积德行善。传任弟子就是未来的掌门人,要肩负起延续和发展道教华山派教义的重任,到现在是第29代。”
奶奶听完回道:“我也是特别看重华山派的名望,知道了就想试一试,不然怪遗憾的,而且听别人说,现在的宗教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已经古今结合了是不是杨师父?”
这种冥冥之中的告慰方式,华山派自古延续下来,至今从未更改。这只是传任弟子入教仪式三个环节中的第一步。
自从第一眼看过这个男孩,杨传箫就有种特殊的感觉。
那天清晨,细雨蒙蒙。杨传箫在书房静心写书法,听见敲门声匆忙起身,门一开,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妈,身旁站着一个快到她肩膀的小男孩,杨传箫目光不由停在他身上。男孩发型简捷,是标准的刺头小短寸,边边角角剪得很有型,两道浅眉成半圆形自然舒展,鼻梁骨根部略微低平,这两官的不显山不露水,衬托出一双精气十足的“黑葡萄”。杨传箫开门后,小男孩不停地左顾右盼,观察周围环境。
终于看到了华山派现任教主,见杨传箫丰神清雅,气宇非凡,料定眼前就是所谓仙风道骨之人。
“您是杨师父吧?”老大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