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83 着落(第2 / 3页)
沈寄摸摸鼻子,“那你说让我怎么处理?如今一个在黄山,一个在医馆,隔了上千里啊。总不能不让莫先生写信关心妻子的治疗进度吧。”
等到避开了众人,魏楹道:“这是一个信号,你别不放在心上。”当初他对沈寄就是从这样朦朦胧胧的好感开始的。等到自己察觉的时候已经不可自拔。
莫萦的确是个孝顺的好姑娘,这一点也很能赢得人的好感。沈寄觉得蛮正常的,要是小馒头对数年以来尽心照顾病弱母亲的莫萦一点好感没有才奇怪呢。这值得魏楹这么重视?
魏楹看过小馒头的信递给沈寄,随手在信上点了点。沈寄随着他的指头看过去,正好看到小馒头夸莫师妹的一段话。信上说莫先生去信询问莫师母的病,然后司徒先生回信说莫师母已经有所好转,顺道把莫萦大大的夸了一通。小馒头可能只是复述司徒先生的话,但他肯定也是认同那些话的。
在王家村已经呆了十来日了,流水席也结束了,村里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节奏。汪氏、魏楹、沈寄心头其实都觉得这一趟回来挺圆满的,想见的人和景都见到了。如今小馒头的信也来了,魏楹再拨冗见一见官场的一些人就可以再度出发了。
沈寄摸摸鼻子,“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莫萦和王懿我都蛮喜欢的。”
魏楹盯着她,“你是不是早就预料到这样的后续发展了?”在这些事儿上,他从来没有操过心,自然不如沈寄高杆。
“这只是我个人看法,到底怎么样看发展吧。”沈寄渐渐消音。
魏楹瞪大眼,怎么就说到王家小姑娘和清明身上去了?这不是乱点鸳鸯谱么!再细想想,小包子回去筹办女学的事儿,肯定经常往王山长家跑。清瑕也去了,和王家小姑娘接触自然顺理成章多起来。然后清明在学业上游刃有余,看小包子忙活肯定是要搭把手的……好像也不算完全乱点啊。而且黄山那边,有莫先生在,那莫萦的存在感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沈寄小声道:“我觉得王家小姑娘挺适合清明的。就让孩子们自由发展吧。都还早,咱们就别掺和了。到时候顺势推一把得了。”
明哥的信相当厚实,因为他的字都是写得斗大斗大的。这样,汪氏就可以自己看不用让人给她念了。
在外头和人叙旧的汪氏听到去请她的下人说黄山那边的书信到了,忙忙的就回来了。沈寄看到她进屋便过去扶了一下,“大娘,明哥的信在这里。”
娴姐儿道:“没用处那不成了瞎耽误工夫么?再说还有裴先生从旁指导呢。”
和娴姐儿看着一幅的小亲王嘟囔道:“好像这么写生还真有点子用处。”画技明显又上去了一点。没准小馒头这家伙真能在书画史上留名呢。他也不能虚度光阴才是,非得写出一本传世之作不可。
沈寄看两小也跃跃欲试的,忙展开一幅举着给他们看,“看,这上头还有我们小饺子和小莲蓉啊。别抓、别抓,回头给三哥撕坏就可惜了。”
魏楹一看就知道沈寄在发散性思维了。心头觉得不妙便问道:“你在想什么?”
至于说相貌,就是皇家也不太容易找出比清明更美的女子了。而且王山长和夫人五官都很好,尤其气质出众。他们的宝贝闺女配清明也过得去的。
傅清明跟小豆沙相处甚好,对他来说,小豆沙的性情几乎就是一切美好的集合。人都是有向阳性的。这也是清明在红袖招总觉得压抑,在魏府就过得很好的缘故。而王小姑娘和小豆沙真的几乎就是一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她年岁是比清明小上好几岁,但清明不是要先立业后成家么。
“顺其自然吧。要说合适,当初最合适你的还是石家千金啊。王家小姑狼是不错,小馒头也见过。可总不能让小馒头别写生了,回京城帮着筹办女学增加接触机会。咱们跟王家也没说破,也没有什么妨碍的。”沈寄还有一句没说,通过方清瑕信里的描述,她觉得王小姑娘这样娇憨、天真又带点爽朗的性子其实挺适合清明的。
“这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