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116章 从街亭之失,看北伐失败的原因(第7 / 8页)
推荐小说:
“他认为是自己不够谨慎,所以才有街亭之败,箕谷之失。”
李承干挠了挠头。
“阿耶,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认为?”
李世民摸了摸他的头。
李承干回忆了一下自己背过的论语。
“《论语·述而》载,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何意?”
“意为,为将者应该临事忧惧、喜好谋划,不可莽撞逞匹夫之勇。”
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
李承干认真听讲。
“《马谡传》里记载,马谡被张郃所破后‘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
“《王平传》记载马谡兵败后‘众尽星散’。”
“《赵云传》引《云别传》记载‘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
“这些史料都显示了魏军再反攻时,蜀军发生了溃败。”
“自古将诸葛亮这句话理解为不能训章明法,以至于临事而惧,所以招致失败之人,皆是不通经义之人。”
“与诸葛亮之意南辕北辙。”
“诸葛亮之意乃是反思自己未能做到‘临事而惧’。”
李世民笑了笑。
“世人皆说诸葛亮谨慎,但他却认为自己不够谨慎。”
“但蜀军出征前‘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为什么遭到反攻时会溃败呢?”
李承干摇摇头。
“阿耶,孩儿不知。”
李世民摸了摸他的头,这一场兵法对他来说的确晦涩难懂。
“承干,‘临事而惧’出自《论语》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