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万历二十三蓟州兵变(第2 / 7页)
推荐小说:
{其它军队讨饷被杀就是理所当然?}
{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的说了!只要出军就有月银多少!}
……
{散了吧,作者纯粹明黑,《两朝平攘录》这种二手史料都引用。}
{这些人根本不是戚家军,是后面后补招募的兵将。}
{那军饷都不是给他们的,他们凭什么要军饷?这就是兵变谋反!}
{明粉,神了!}
【谁知道,“及甫入校场,而王保挥兵乱斩,死者无数。”】
【紧接着,王保又命令手下骑兵将剩余的戚家军分成若干小队,一个个点名,凡是点到名的“随点随斩”,演武场上一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这次屠杀遇害的人数,按《明史》的记载是“数百人”。】
【据几个当事人的《孙月峰先生全集》和《滦东平叛记》,讲是“擒斩八十余人”“擒斩又四十余人”“首恶三十二人”】
【《两朝平攘录》“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
{发动蓟州兵变的防海兵是驻防于蓟州的南兵,根据《明史·王保传》中“蓟三协南兵营,戚继光所募”的记载来看,这些防海兵其实就是戚家军。}
{在第二次平壤之战中,戚家军一路猛冲猛打,第一个冲上了平壤城,立下了头功。朝鲜人在这次战役中亲眼看到“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
{知道你们最恶心的地方是什么吗?}
{你们根本不明白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被杀有多少,在乎的是讨饷被杀这事性质!}
{难道就算证明被杀的不是戚家军,这事就不恶劣吗?}
【《朝鲜宣祖实录》“杀三千三百余口”】
【具体的真实数据已不可考。】
【唯一在各种史料中可确定的数据是,蓟州兵变后,遣散“南兵”两千人。】
【随后,言官或弹劾或支持王保,后者在兵部尚书石星的支持下占据上风。】
【最终,明朝兵部下令,处置南兵骚乱首领,余部押解原籍,王保等人以平叛有功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