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两党相争传首九边(第2 / 5页)
大汉·宣帝时期
许平君摸着虎儿的脑袋瓜,轻声叹道:
“也许熊廷弼一人独守闾阳,战死或者如那袁应泰一般自尽而死,对于朝臣来说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同时,他可能希望用这种赌气的方式,唤起满朝文武的觉悟,知道自己的才干而重用之。}
{得大脑穿刺成什么样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起猛了!看着当时东林党了?!}
{一群傻X,熊廷弼与王化贞碰面的那天是正月二十日,努尔哈赤正在沙岭杀牛祭旗,此后两天努尔哈赤就一直待在沙岭,接受各地明军将官的投降,正月二十四日才进的广宁。}
{也就是说,熊廷弼到达闾阳之后,有两天的时间窗口进军广宁平叛。}
“马上差人传与右佥都御史,责令辽东将官出关防守收复,姑准赎罪。”
“国法已宽,如再违玩,决不轻贷!”
……
【大明天启二年(1622)四月初十,三朝元老,右佥都御史袁可立出任登莱巡抚。】
【十七日,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两次会审熊、王二人。】
{但他一枪没放跑了,那就是失责!}
{史书记载,此次努尔哈赤出动的兵力大约在五万到六万人左右,王化贞手上的兵力全部自崩,努尔哈赤手上的兵力根本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这个时候你说拿这五千明军去碰五万八旗?}
{来看看什么叫纸上谈兵,熊廷弼事后有请罪奏疏:“然而所随五千人马不得食已两日矣,见广宁军民纷然西走,皆蠢蠢欲动,诸将恐其变,复请臣行,臣犹对胡、韩两道叱拒之。意欲过夜始行,亟命两道亲出行营,多方抚慰,而两道见兵心动,不肯留,乃反命曰‘可行矣’,而臣始行。”}
{大势已去之时,部下兵马军心浮动,恐怕熊廷弼指挥部下进兵广宁之日便是兵马一哄而散之时,难不成要他一个光杆司令去广宁送死吗?}
……
【与之前的经略杨镐、袁应泰比较后,定“比之杨镐更多一逃,比之袁应泰反欠一死。”】
【将熊廷弼、王化贞都判处死刑。】
【朱由校依拟。】
……
{熊廷弼之所以不争夺广宁,是因为他实在痛恨王化贞的作为,并认为自己在此事上没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