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载人登月(下)(第1 / 2页)
为首的谢端阳走到一台设备前,查看了一下当前的内部空气压力和成分,对了另外两人点点头,说道:“基地内空气质量合格,咱们可以把航天服脱下来了。”
这句话是通过空气传播被收音装置收到的,听起来有些瓮声瓮气,但至少证明了月球基地内有空气存在,可以正常传播声音。
刘梅当先把头盔卸了下来,放在旁边的架子上,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嗯,清新香甜,还有一股家乡的味道!”
央视演播间内,请来的几位航天领域的老专家,看到嫦娥号空天飞机成功落月,激动的热泪盈眶,说话都带上了颤音。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丑国航天员登月的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家徒四壁,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观看登月直播。等到家里有了电视机,有了看直播条件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多年之后了,却依旧没有第二个国家完成载人登月壮举。甚至丑国也自废武功,自阿波罗计划结束之后,再也没有登陆过月球,对此我也深感遗憾。”
“我本以为,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人类航天员登陆月球了,没成想咱们国家的航天技术突飞猛进,竟然成为了第二个送航天员登上月球国家。做为一名老航天人,看到嫦娥落月这一幕,我激动到无以复加。谢谢国家航天局,谢谢航天员大队,谢谢瑞达航天,谢谢你们帮我圆梦了!”
经过半个小时的准备,航天员谢端阳、刘梅、和来自国家航天员大队的周小波,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进入气闸舱,成为第一批登月的人。剩下的两名航天员,则留在嫦娥号空天飞机上,以备万一。乔瑞达主持设计的全新舱外航天服,参考了马克战甲的部分设计理念,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全方位的防护,可以保温供氧,可以提供额外助力。更关键的是,这一版舱外航天服,采用了全金属外壳,航天员穿起来,就跟穿机甲似的,看起来贼拉帅。尤其是刘梅穿着的女版舱外航天服,外形苗条,前凸后翘,穿起来竟然有几分妖娆,你敢信。
随着内舱门关闭,抽气机开始工作,将气闸舱内的气体全部抽了出去,形成真空环境。而后外舱门自动打开,折叠梯自动展开,一直延伸到了月球表面。
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在一片漆黑的艾特肯盆地中部位置,有三个指示灯在发出蒙蒙亮光,为嫦娥号指明了降落方位。在这三盏灯的旁边,还映照出了一个人造建筑的轮廓,正是由机器人提前建设好的月球基地。
嫦娥号空天飞机,对照三盏导航灯,调整好方位之后,垂直向下缓缓降落下去。1000米,500米,300米,100米,50米……随着高度下降,嫦娥号上的探照灯,驱散黑暗,点亮了更多区域。除了月球基地之外,其它一些东西,也出现在直播画面中,譬如开拓号探测飞船、钻地探测器、凝固的水冰表面,空天飞机提前运送上来大量物资等等。
嫦娥号继续下降,直播画面中的三盏导航灯之间的距离,快速放大,而后是被探照灯照亮的月球表面,最后嫦娥号自身的阴影进入镜头,下一刻,画面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很显然,嫦娥号落月成功,对地方向的摄像头直接怼到了月壤上,自然是一片漆黑,什么都拍不到了。导播发现这一状况,及时切换到了空天飞机内部视角,只见五名航天员已经解开安全带,离开了坐位,彼此互道恭喜。至此,此次载人登月计划,已经完成了起飞、奔月、落月,三个关键节点。接下来,就是航天员换舱外航天服,出舱去月面活动了,相比之下,风险小了太多。
此时的地面飞控中心,已经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掌声、欢呼声、叫好声,练成一片,差点把房顶掀起来。不管是来自瑞达航天的,还是来自国家载人航天办公室的人,都在为嫦娥号的成功落月,而欢呼庆祝。官方直播间内的情况也差不多,无数弹幕密密麻麻的冒出来,各种大小礼物满天飞,礼物特效动画排着队在直播间上演,这些都是为了嫦娥号落月庆祝的。
“叮,嫦娥落月成功,载人登月成就达成。”
“来,刘梅,轮到你登场表演了,不要紧张,就按照咱们商量的来。”谢端阳拍了拍刘梅的肩膀,鼓励道
“放心吧队长,保证完成任务!”刘梅答应一声,就迈开脚步,第一个走出气闸舱,沿着舷梯走下嫦娥号空天飞机,来到了月面上。谢端阳和周小波拎着一些设备,紧随其后,走下舷梯,踩到了月面上。这一幕,被赶过来的月面机器人,忠实拍摄了下来,呈现在了直播间内。相信这一视频片段,会成为华夏航天的高光时刻,频繁出现在航天史回顾视频中。可惜的是,这里是月球南极,常年不见天日,气温极低,周围又有大量水冰,以至于月面被低温冻结,硬的像是石头一样,根本不可能留下脚印。
当然,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刘梅,也没有效仿阿姆斯特朗,说什么“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样的装逼话。时间紧任务重,登陆月球后,三名航天员各司其职,忙个不停,哪有时间对外发言。要说标志性事件也有,那就是刘梅三人一起挖矿打孔,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月面上,而后三人站在红旗后面,以空天飞机和月面为背景,拍下了一张颇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做完这一切,三人又恢复了忙碌。他们遥控打开嫦娥号空天飞机的货舱,将折叠起来的月球车拖了出来,而后按下一个按钮,月球车像是变形金刚似的,在月面上自动展开,自动完成了轮胎充气过程,成为了一辆简约却不简单的月球车。而后是各种仪器设备,大批生产生活物资,被三名航天员搬下来,转运到旁边的月球基地内。好在月球的重力比较小,舱外航天服又有一定的助力功能,三人完成这些搬运工作,倒也没觉得多累。临时充当摄像师角色的月面机器人,始终跟随三人,跑上跑下,忠实履行着自己的拍摄任务。给飞控中心和直播间,提供着稳定的视频信号。
一个小时后,所有设备和物资转运完成,刘梅三人走进月球基地,直播视角第一次切换到月球基地内部,柔和的灯光、白色的墙壁、各种一看就非常高大上的设备,简洁有序的摆放在靠墙的位置,地板上零散放着他们刚刚搬进来的设备和物资。随着气闸舱的放气声响,内外气压终于达到平衡,密封舱门打开,刘梅三人穿着航天服,走进镜头范围。
“我就知道,有乔总出手,这次载人登月项目,必定成功,今天一看,果真如此!”
“接下来,该咱们的航天员出舱,在月球上踩脚印了吧,不知道哪名航天员会第一个降落月面,获得这个华夏登月第一人的荣誉?”
“这个不难猜,第一个登月的,不是指令长谢端阳,就是此行唯一的女航天员刘梅。按照我的推测,刘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管是先登月,还是后登月,刘梅这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女性的头衔是跑不掉了,必将永久载入人类航天史。”
“刘梅今年才25岁吧,刚刚大学毕业没两年,如果不是抓住机遇,加入瑞达航天,成为了一名航天员,哪里有机会登陆月球。这充分证明,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