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发掘外星飞船(上)(第1 / 2页)
“乔总来了,看看咱们种植的这些蔬菜,长得还不错吧!”看到乔瑞达,刘梅颇为自得的炫耀道。
“嗯,长势喜人,一看就很有食欲!”乔瑞达由衷的夸赞道,相比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蔬菜,要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咬,种植区这些蔬菜,生长环境不要好了太多,先不说口味如何,卖相上就要好了太多,鲜嫩葱翠,连一片干叶子都很少见。
此时,范子超和刘梅二人,正在种植区内忙碌,收割蔬菜,清理培养皿,调配水肥,检测各种植物的生长状态。乔瑞达是工人家庭出身,很少接触农作物,也不喜欢摆弄花草,对植物种植可谓是一窍不通,站在旁边看了好半天,也插不上手。还是刘梅看不过去,亲自教导乔瑞达,学习了几种植物营养液的配法,这才让他忙碌起来。
一个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乔瑞达三人,各自拎着一大篮子蔬菜,返回了居住区。接下来几天的蔬菜供应,这就有着落了。而后就到了刘梅的厨艺表演时间,乔瑞达和范子超跟着打打下手,洗洗菜、洗个盘子什么的。想想今天中午,就能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了,还挺有成就感的。
谢端阳和周小波带领的两拨人,先后返回月球基地。午饭很快做好了,三个菜一个汤,还挺丰盛,使用的蔬菜都是上午采摘的,只有配菜的猪肉、鸡蛋和各种调料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主食是长粒香米闷出来的大米饭。在月球上能吃上一顿如此正常的餐食,当真是太难得了。需要从地球不远亿万里运来食材,需要在月球本地种植新鲜蔬菜,还需要在月球上有一个可以正常做菜的环境,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也就当前他们所在的月球基地,有这个条件。正是了解其中的难度,大家吃起来,倍感珍惜,也格外香甜。
乔瑞达拿着毛巾、牙膏、牙刷,去公共卫生间简单洗漱一下,然后来到厨房,找吃的。此时已经到了工作时间,除了乔瑞达之外的航天员全部去工作去了,整个居住区空荡荡的,没有看到一个人。好在,大家还记得有乔瑞达这号编外航天员在,给他留了早餐。今天的早餐是小米粥加生煎包,很日常的一顿餐食,应该是惟一的女航天员刘梅的手艺,口味还不错,乔瑞达吃的很满意。
吃过早餐之后,乔瑞达换上工作服,离开居住区,去寻找其他几名航天员。他打开通讯器,切换到公共频道,开口询问道:“我说哥几个,在哪里干活呢?”
“我和三名伙伴正在外面操作月壤打印机,建设小型聚变发电站呢。”谢端阳的声音在通讯器内响起。所谓的月壤打印机,是一套原地取材,利用月岩、月壤,机械粉碎之后,搭配一种特种粘合剂,做为原材料,进行3d打印房屋建筑的设备。月球基地的主体建筑,就是用这套设备建设出来的。
前文说过,目前的月球基地使用的是核能电池供电,发电功率有限,供应五名航天员日常用电就是极限了。现在基地内又多了五名新航天员,核电池提供的电能就不够用了。好在,这次奔月号空天飞机到来,除了带来了五名航天员,还带来了一套小型聚发电装置。谢端阳他们正在建设的,就是小型聚变发电站的防护外壳。
“乔总,你起来啦,我们四个人在基地旁边的设备维修车间,对钻地探测器进行检修保养,为下午的外星飞船发掘做准备。”这次说话的是周小波,来自官方航天员大队。嫦娥号空天飞机成功登月之后这半个月,第一批五名航天员始终没闲着,做了许多的基建工作,其中设备维修车间,就是他们的成果之一。设备维修车间,顾名思义,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维护。目前月球基地拥有的大小设备工具可不少,比较大型的就有钻地探测器、月球车、月面机器人、月壤打印机等等。这些设备常年在月球恶劣环境下工作,出现一些电子故障或者机械故障,是经常的事情,设备维修车间,就是为此准备的。
吃过饭之后,大家稍事休息,就开始安排下午的工作。
谢端阳做为月球基地的负责人,当仁不让的承担起了分配工作的任务,“今天下午,我,乔总、周小波三人,乘坐钻地探测器,深入水冰之下去尝试打开外星飞船的大门。你们剩下的人留守月球基地,通过视频连线和我们,和地球飞控中心建立联系,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咱们争取在今天下午,破解密码,打开大门。”“好的,指令长!”“明白,谢老大。”
“我和刘梅在植物种植区,采摘果蔬和蘑菇。乔总,你如果没什么事,要不你来我们这边帮忙吧?”范子超向乔瑞达发出邀请道。乔瑞达身份特殊,这次来月球,主要是为了破解外星飞船的门禁,不算正式的航天员编制,也就没人给他安排日常工作。这也是今天早上,所有航天员都起床了,就剩乔瑞达一个人赖床,也没人叫他的原因。
“好吧,听说你们把月球种地玩的挺好,让我也开开眼界,品尝一下月球种出来的菜,味道会不会更好一些。”说着,乔瑞达已经迈开脚步,走向种植区。
种菜种粮食算是咱们华夏民族的传统艺能了,是写进了基因的东西。大到农村的广袤土地,小到公寓楼的小小阳台,都是大家发挥的舞台,各种农作物、蔬菜、花卉种的飞起。太空农业是继地球农业、海洋农业之后,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前途远大,未来可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展了太空育种业务。时至今日,各种太空培育的优质良种,已经在国内广泛种植,出现在每一个国人的餐桌上。我国第一座空间站建成之后,就尝试过太空种菜,只是受限于空间太小,没有一直坚持下去。现在第一座月球基地建成,自然不会忘记种地这项传统艺能,专门开辟了一个区域,进行蔬菜和蘑菇的种植。一方面是进行月面种植实验,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航天员提供一些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除此之外,在枯燥乏味的月球生活中,在一片死寂的月球上,有一片绿色区域存在,常去逛逛,也有助于航天员放松身心。
乔瑞达拉开密封门,走进种植区,入目之处,都是绿色。各种绿叶植物,在植物生长灯的照射下,肆意生长,争奇斗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这里采用了立体种植模式,无土栽培技术,不到一百平的房间内,摆了几十个高大的铁架子,上面分几层、十几层,种植着大量的绿色作物。其中以生长速度快,成熟期短的绿叶蔬菜为主,像是韭菜、菠菜、小葱、生菜之类的,就种了不少。结果的蔬菜,像是茄子、西红柿、黄瓜,也有种植,数量上要少的多,目前种植时日尚短,大部分只长出了棵子,还没有结果。只有黄瓜例外,也不知他们种植了哪个品种,竟然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就长出了小黄瓜,顶花带刺的,特别的鲜嫩。
除了蔬菜之外,种植区内第二大种植种类,就是各种蘑菇。和蔬菜不同,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种植的时候不需要光照,只要营养充足,温度湿度合适,就能快速生长,是航天员食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这里种植有常见的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昨天涮火锅用的金针菇和香菇,就是这里出产的。除此之外,也培育了一些珍惜品种,像是牛肝菌、猴头菇、鸡油菌之类的,主要以研究为主,种植数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