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和网友互动(第2 / 2页)
这场发生在院士大会上的争论,乔瑞达是完全不知情的,包括导师王院士在内的北大院士们,也没人多嘴,告诉他。以免最后评选院士失败,乔瑞达会太过失望,从而影响了他的科研积极性。(本章完)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就是就是,乔瑞达实在太年轻了,还不到三十岁,这么早就让他当院士,不是什么好事。”
“院士评选的原则不是唯才是举,只看科研成果吗,什么时候要限定参选者的年龄和文凭了。”
“你们别忘了,乔瑞达可不是你们北大的教授,而是一个私企的老板。如果他真的拿到了院士身份,也不会给你们北大带来任何的利益。”
“民企怎么了,国企又如何,还不都是国家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院里又不是没有民企出来的院士,干嘛非常针对乔瑞达一个。”
“我看到你们好多人都想应聘进入瑞达集团工作,难道他们的工资待遇很高吗?”
“瑞达集团的基础工资也不算太高,平均也就七八千,五险一金齐全,还不如那些互联网大厂。不过人家奖金给的高呀,正常工作,只要不迟到早退不出严重失误,月底就能拿到一笔和基础工资差不多的奖金。工作满一年,到年底就能拿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年终奖。如果在岗位上有突出贡献,改进了生产工艺,取得了什么科研成果,奖金给个几百万也是寻常,这谁受得住。”
“我是硕士学历,两年前加入的瑞达集团研究中心,今年就在首都买房了,你说这工资有多高!”
……
乔瑞达躺在床上,拿手机刷了一会儿评论,实在困的不行,就关上灯,搂着老婆睡了过去。
“对呀,瑞达集团别看是民企,取得的科研成就,给国家做出的贡献,一点不比某些国企少。西方国家对芯片生产领域的垄断,就是瑞达集团打破的。正在进行的载人登月项目,瑞达集团也是出了大力。就这些事情,有几家国企能够做到。”
“公允的说,乔瑞达的科研成果确实足够多,足够优秀,甚至堪比一些科学巨匠了。但是他的年龄确实太年轻了一些,咱们科学院和工程院从来没有出过如此年轻的院士,要不要开这个口子,需要仔细斟酌。”
“我可是听说乔瑞达明年很可能会成为诺奖候选人之一,到时候凭借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巨大影响力,获奖是大概率事件。到了领奖的时候,大家一看,这位诺奖获得者,竟然连院士都不是,难堪的就是咱们科学院和工程院了。”
院士在华夏的科研体系内,有着崇高的地位,一个项目有院士牵头,都更容易申请到资金,更容易找到合作企业。一个实验室,有院士坐镇,就更容易成为国家级实验室。甚至一所大学,如果有几名院士坐镇,在招生、学生培养、争取科研资金等方面,都能获得巨大的优势。是以院士的增选,会牵扯到各方的利益,大家都有不同的立场,在候选名单上出现争论,再正常不过了。
讨论半个小时后,还是主持会议的一位大佬看不过去了,宣布停止讨论,进行全体投票,决定乔瑞达是否进入院士候选人名单。结果至少有七成以上参会院士举起了手,至此,乔瑞达正式成为了院士候选人。至于能不能最终成为院士,就要看后续评选结果和上级的魄力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乔瑞达再次来到公司总部,继续处理这几个月积压下来的文件。却不知道,就在他昨天领奖的地方,有一场关于他的讨论正在进行。
根据科学院和工程院的章程,院士增选实行推荐制,每两年进行一次,而今年,又到了院士增选的时候。今天在大会堂举行的院士大会,其中一项议题就是,确定新增院士候选人名单。
“举贤不避亲,我推荐我的学生乔瑞达进入院士候选人名单。他昨天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研能力有目共睹。而且乔瑞达涉猎广泛,在芯片设计制造、新材料、电池、核能、生物制药,等诸多领域,都有着不俗的造诣,当一个院士绰绰有余。”乔瑞达的导师,王成业院士,正站在发言台上侃侃而谈。
“我反对,乔瑞达目前还是一个研究生吧,连硕士都不是,这就参加院士评选,没有这个先例。”台下一名老院士站起来,明确反对。
“让一个在读研究生参与院士评选,确实不太好。乔瑞达还年轻,要不让他再等几年,博士毕业了,再参加院士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