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爱的守望 > 第43章 艰难的抉择

第43章 艰难的抉择(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夏蕾不断跑医院中过来的。通过对医生的咨询,夏蕾才知道不孕不育的原因可能多达一百多种。比如常见的女性输卵管原因像输卵管过长或狭窄,输卵管炎症引起管腔闭塞、积水或粘连,均会妨碍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行。比如女性排卵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周期中无排卵,或虽然有排卵,但排卵后黄体功能不健全。还有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早衰等卵巢原因,宫颈管先天性异常、宫颈粘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等宫颈原因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认知可把夏蕾吓了一大跳,原来生个孩子还有这么多的要求。那自己为什么怀不上孩子呢?医生也回答不了。只能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半个月后,报告终于出来了,原来夏蕾身体一切正常,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可能是出在朱建华的身上。根据医生的解释,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精液质量异常:包括少精症、无精症、死精症、弱精症、多精症、精量过少及****不液化等。包括免疫学原因:比如男子血清或精浆中存在有抗精子抗体,产生自身抗精子免疫反应,导致免疫性不育等等。为了要个孩子,朱建华在夏蕾的陪同下,也不得不走进了医院,又是一通全身上下的检查。报告出来了,是朱建华精液质量异常,按照这种情况很难怀上孩子。

医院的而检查报告,对朱建华的打击很大。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百年来,这种思想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婚姻家庭观念,也演绎了无数休妻纳妾的悲喜剧。生育后代,孕育儿女可以使夫妻双方心理更加健康,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可以体会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养育子女的辛苦中理解父母的恩情。朱建华想到:特别是在现代这么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人的自主性、流动性正在不断地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各种无情的现实冲击着婚姻的稳固性。有子女这一纽带相连,则意味着亲情血缘可取代或补充逐渐平淡的爱情。孩子是连结夫妻关系的纽带,是决定婚姻是否牢固的因素,一对配偶如果没有血缘亲情作为补充后备力量的爱情,则难以战胜婚姻常有的疲软与倦怠。

朱建华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件事情:一对事业型夫妻,感情甚笃,协议不育。但男方在一次酒后失态使小保姆怀孕,他后悔不已,哀求小保姆打胎,但精明的小保姆坚持把孩子生下来,并鸠占鹊巢地当上女主人。男人流着眼泪对震怒不已的前妻说:“我与她毫无感情,也深知无论哪一方面她都比不上您,但孩子可以击垮一切!”朱建华想,没有孩子自己改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朱建华面临的选择并不太多。一种就是领养个孩子,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好好地教育他成长,把他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但这样做首先要征得夏蕾的同意,要看她愿不愿意领养。另外这样做的风险也挺大,孩子的先天素质如何根本就无从把握,孩子养大以后,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会不会白养一场?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不要孩子,一直过着两人世界,相伴到老。但这样的话,要看夏蕾愿意不愿意。如果她不愿意的话,执意想要自己的孩子的话,也许这场婚姻可能又会以离婚来收场。

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使朱建华的内心对自己的婚姻有了不祥的预感。从和夏蕾一年多的交往,包括大半年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他发现夏蕾是个很要强的女人,独立性、自主性都很强,嫁给朱建华,是因为真心崇拜、喜欢他,但也并不排除想通过婚姻这种方式尽快摆脱贫穷的生活状态的这种功利性很强的想法。自己已经年过半百,现在又不能养育孩子,夏蕾是否还愿意继续陪伴着自己这么个老头?

在朱建华不断揣测夏蕾心理的时候,其实夏蕾自己也是满腹的心事。和朱建华的婚姻确实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通过朱建华的援助,自己的老家盖起了村子里最漂亮的新楼房,几个哥哥也相继地结了婚。自己的父母,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了,朱建华每年都给父母不菲的养老费用,现在父母在老家过得很好,碰到乡亲总是夸耀自己的女儿,说全家都是托了女儿的福,每次提到夏蕾总是交口的称赞。夏蕾成了贫穷的湘南地区养女儿人家的盼头。这些贫穷的乡里人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嫁个大老板,由此来改变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和命运啊。

和朱建华生活在一起,夏蕾感受到了温馨和体贴。朱建华在骨子里是个文人,而不是商人。他儒雅有内涵,业余时间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和他在一起,夏蕾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好多东西都不懂,好多东西都需要学习。不过朱建华毕竟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生命中的朝气和活力已经离他远去,夏蕾和他在一起,感觉不到生命的激发和怒放,却沾染了老成与迟暮的气息。再加上全职太太的生活,更使得夏蕾烦躁纠结抑郁。她曾经提出过出去工作的想法,但朱建华不同意,说想要个孩子。那么现在孩子不可能再有了,自己是不是要再次提出来去工作呢?前段时间,谭兵和她在网络上碰到,聊了几句。谭兵现在已经离开了海房公司,到了上海一家很有名的房产企业的企划部门出任企划部门的经理。谭兵说,如果她想出来工作的话,就去找他。这个事情该不该告诉朱建华一声?

两个人各自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还是朱建华在一次晚餐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问:“小夏,我不能生育孩子,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如何打算的呢?我希望我们两个人能够开诚公布,把自己的想法都谈出来。”夏蕾听见朱建华这么说,想了想说:“其实我对有没有孩子现在并不太在意,现在大家生活都挺不容易,孩子来到世界上,面对的也是竞争与压力,所以与其出来受苦,不出来说不定对他来说还是幸运的事情呢。”夏蕾顿了顿,欲言又止,但还是下了决心说出了自己想出去工作的想法:“建华,我想出去工作,在家里时间久了,我会发疯的。”其实对于夏蕾想出去工作的想法,朱建华在平常的生活中,从夏蕾的言行与举动中已经有所了解。从他对夏蕾的了解来看,夏蕾这么个从小就劳作辛苦的姑娘,从小的时候起就树立起不靠父母靠自己的想法,小时候穷困的生活也锻炼了她生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朱建华知道,夏蕾不想完全靠自己生活,想要拥有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的圈子,与其把她圈在家里,还不如放她出去,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想到这里,朱建华就说:“这个事情,其实我已经考虑过了,我同意你出去工作,家里的事情可以请个住家的保姆,让她来安排我们两个的生活,你尽管出去,只要不在我的企业都可以。”发现自己纠结这么久的事情,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夏蕾非常的高兴,同时也很感激朱建华。朱建华不自私,能够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男人真的非常值得女人付出自己的真情和爱意。

趁着夏蕾高兴,朱建华很婉转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夏,你有没有想过,领养个孩子?”“领养个孩子?”这个事情夏蕾可从来也没有想过。养一个不是自己生的孩子?这个好像太难了。孩子的成长不仅要花费父母的财力,还需要父母花费很多的心血去关注他成长。如果认为自己承担的只是抚养孩子的责任,只在物质上提供投资,而在精神上“吝啬”投入的话,这种不带感情的帮忙或投资会让这些感情敏感的孩子感到寂寞、伤心,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别人这样的同情,他们要的是一个有家的感觉,一个爱的感觉。要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母爱,又有父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温暖着家庭的成员、营造着温馨的家庭气氛。反之,如果在没有亲情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但性格会渐渐变成自闭、抑郁、冷漠等。而且“亲情冷淡”还会让一个人的性情扭曲,人格破裂,最终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另外,“子不教,父之过。”众所周知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而三者之中又数家庭教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好模仿的。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言行举止都要一致。不要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只是管养,不管教。所以,每个家庭的父母在有了孩子以后,都要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对于这样的重大责任自己和朱建华愿意付出吗?所以夏蕾考虑再三,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建华,我觉得我现在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去领养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想出去工作几年,等我的心态和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来考虑这件事情吧。”既然如此,两个人关于孩子问题的讨论就此打住。朱建华不想做任何违背夏蕾意志的事情,既然生活让他遍尝了甜酸苦辣,那么多尝一种滋味又能如何呢?

在孩子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以后,夏蕾现在一门心思想出去工作。她和谭兵联系,谭兵很爽快地答应:“你随时来都可以,工作岗位我替你留着,你什么时候来上班跟我说一声就行。”现在夏蕾要做的就是赶快找到一名住家的保姆把家里的工作交给她。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人选呢?夏蕾也走访了许多家政公司、劳务市场,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但走访以后,她发现到上海来工作的保姆,不外乎有几种类型。一种就是落后地区的女孩子,由于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又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到大城市来以后,找不到比较合适的工作,因此只能选择作保姆这样不需要太多技能与文化的工作。还有另外一种,是上海本地的女性,年龄已经四十多或者五十多岁,原来的企业可能已经倒闭或者不在存在,还没有到领取退休金的年龄,因此只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赚取家用,或者补贴家用。她们一般不到别人家里住,一般选择的是钟点工或者是白天的家政服务。外地的小保姆,虽然年纪轻,但大城市里生活的时间有限,许多人在家务劳动上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靠自己的女主人手把手地教,另外年轻小保姆之间还喜欢互相比较串门,对自己东家发生的事情喜欢和其他小保姆说三道四。所以比较来、比较去,夏蕾决定还是选择一个上海的阿姨作为自己家的保姆。因为上海的阿姨一直生活在大都市,可以说见多识广,她们处理和东家的关系就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我好好做事,你给我工钱,没有太多拖泥带水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