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欢旧爱 1(第5 / 5页)
我想,我们就是这样开始的。
爱情,其实很简单。
楼房与爱情
几年前,陈小波从大学毕业,参加了教师的招聘考试,成为一位教师,在县城的小学任教。他终于鱼跃龙门,成了一个端铁饭碗的人。他一直是家里的骄傲,因为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他的父母虽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所以他们勒紧裤头带也要供陈小波读书,使他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以后就会有个好前程。陈小波也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期望,从小他就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他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考进入了一间师范院校读书。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他经于学有所成,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了。他选择了做教师,因为他读的是师范专业,不做教师,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陈小波是一位帅哥,他身高一米七多,白净的脸庞,稍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是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为在城市的小学,女教师比男教师多,追求他的女孩子有一大打。李小倩是他的同事,是一位漂亮的女孩,他们教同一个班。陈小波教的是语文,李小倩教的是数学。由于工作的关系,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日久生情,李小倩暗暗喜欢了陈小波,她“打败”了陈小波的其他追求者,终于脱颖而出,俘获了陈小波的芳心。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张纸。”何况她和陈小波是同事,近水楼台先得阅嘛!
呵呵,我看天气预报说明天还是有雨,你出去记得带伞。
嗯,我记得就带。
那你早点休息,晚安。
晚安。拜拜。
这个男生有点傻。呵呵。挂电话之后,我却觉得很开心。
热恋了几年,结婚已经摆上了陈小波和李小倩的议事日程。可他们没有楼,结婚后住哪里呢?总不能住在学校的工作房吧!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房,简直就是蜗居。买楼已经成为他们的心头大事,可现在楼价高企,并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每平方米楼就要两万多元。陈小波一年的收入,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连买一平方米楼都不够。即使在他们的县城,每平方米楼也要三千多元。凭陈小波和李小倩那丁点的积蓄,连交首期都不够,怎么买楼?
女孩子的办法就是多。一天,李小倩对陈小波说:“波,我们买楼,我和你出一部分,你父母出一部分,先交首期,再向银行贷款,以后就每个月供楼吧!”“我也不好意思向家里要,读书已经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你叫我怎么开口呢?”陈小波说。“没有楼,我们怎么结婚?”“那我们就住在学校的工作房吧!”“鸡笼那么大的地方,怎么住呀!”“不如在外面租房住。”“租房不要钱呀!每个月也要三、四百元。”“供楼也要钱呀!”“那怎么同呢?只要供够期了,楼房就是自己的了,是自己的资产呀!”“没有钱,怎么买楼呢?”“办法总比困难多,你问你父母要一些,再向你家姐借一些。”李小倩见陈小波迟迟没有答应,说着说着,竟流出了眼泪,最后她竟然说:“不买楼,我们就不结婚了。”
没有办法,陈小波只好打电话给他父亲,把情况告诉他。当他父亲听到李小倩说不买楼就不结婚,竟然急了,儿子不能结婚,自己何时抱孙呢?最后他父亲说:“我有一万多元,你拿去买楼吧!我再和你家姐商量一下,叫她们支持一下你,你星期六回来拿钱吧!”听到这里,陈小波真的想哭:自己不能挣钱回家,还要向家里要钱。
到了星期六,陈小波回到家里,他父亲把一包用布袋装着的钱递给他,并且告诉他:“这是一万五千元,你三个家姐已经应承,每人出两万元,到时候再存入你的帐户。”陈小波接过钱,真不知怎能么说才好。他望着父亲满头的白发、布满皱纹的脸、满是茧子的手,鼻子一酸,眼泪不禁流了出来。他三个家姐已经成家立室,由于读书少,只能在工厂里挣的是血汗钱。
第三天。我中午出去的时候,又看了看天,晴空万里,怎么可能下雨。我还是没有带伞。
到了图书馆,我在我熟悉的自修室和固定的位置坐了下来,继续看我的书。看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看了一下手机的时间,又到了晚饭时间。我走出来,天空真的有雨,怎么天气预报说的都是真的。不过还好不是很大,我还是准备冲回去,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有把雨伞出现在我头上,我没有被淋湿。
我就知道你不会带伞。
我转过头,看着他脸上认真的表情,有些疼惜,有些满足。那一刻,我觉得这个人,我爱了。
谁会在雨中等我3次,除了他,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