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毒蛇风波(第1 / 3页)
花草有零落日,美人有迟暮时。
今夏风清,年未过三旬,却是个体格风情而又如姣花照水一般的妇人。只见她:一双秋波目,两弯柳叶眉。先天三分静,后日两成冰。远看似轻云蔽月,近观若流风回雪。抬眸未语有三分利,轻笑近听若万里闻。
世人多言色衰爱弛。
她实不愿顾影自怜,只是她红颜未老,爱却是弛了。
疏影横斜挂余晖,翠竹涂金砌,风动碎鸣禽。挨了院门便是曲折的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五六间房舍,一明一暗,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倚案。房屋隐在余晖里的一笼竹子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廊下挂着鸟笼,一只鹦哥儿站在支架上,自得地啄着翅上的毛羽。后院引入一泉,又砌了石阶,倒是一派难得的清幽洗尽的气象。众仆妇各司其职,并不敢怠慢。
正是竹里馆。
“前日荇哥儿遇到毒蛇一事,实是刘姨娘所为。婢子在前日,亲眼见着刘姨娘将一竹笼中的毒蛇放出,又吹响了一个黑色的口哨,那蛇便飞也似的往揽月亭去了。”
揽月亭四周临水,只一座精致的石拱桥和岸上相连,岸上种了好些树,合着有名姓的杨柳、万年青之类,也有那不知名姓的。又有工匠在附近多多的种了些月季、玫瑰、江离、藤萝等,便是秋兰、杜若之类也是有的。构建这园子的工匠想必心中是个有大丘壑的,许多的花木杂在一起,不说繁乱,反倒更精致了些,看上去只觉清新怡人。
刘姨娘屋里的一个丫鬟杏月站在下首,满脸的惶恐,又道:“婢子不敢瞒着太太,特来告诉。”
荇哥儿即是黎荇,桃花坞的二公子,时年六岁,是一个温柔似水的女子——狄姨娘之子。
提及此话,倒有些好笑,风清乃是正室,却一直无所出,而刘姨娘之子黎珩,是桃花坞的大公子,时年七岁,甚是聪慧,为黎忧所喜。多半是黎忧最常去狄姨娘院里之故,刘姨娘心内不忿,便做下此等事体来。
因着喜竹爱静,风清从正房搬至了竹里馆,而黎府园子又大,故每位姨娘都是独门独院而居。
屋里的丫鬟均应了杏月之言,皆悉屏退。
风清瞑目微思,抬首看着廊下当年黎忧送的鹦哥儿道:“我已知晓了,你且去罢。”
“素绫,轻罗,带上人,咱们去翠薇院。”杏月走后,风清用过晚膳后,如是吩咐。翠薇院,正是狄姨娘所住的院子。
走过曲折的小道,穿荫过柳间,漫天的星光在漆黑的夜里明明灭灭。月色皎洁的夜晚静谧而安详,却因了一行人而被破坏殆尽。
却说狄姨娘,削肩细柳腰,合中身材显玲珑。鹅蛋脸面观之可亲,似水温情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她听得翡翠说风清带了许多人往这边来,心内正惊疑不定,却在尚未见着人时便听见风清那如珠玉落盘的笑声,忙推那正在饮茶的俊秀男子,那男子也不含糊,利落地一起身便躲往里间。
“妹妹,这么晚了我这做姐姐的来叨扰你,心下着实过意不去。但事关荇哥儿,我倒也不好瞒你。”见黎忧与狄姨娘正在吃茶,风清心头顿时一紧,险些涩红了眸,面上却仍是笑语嫣然。
她和黎忧不是没有过好得蜜里调油的日子,终归难抵男子的负心薄情。她哭过,闹过,得来的却是他的日益烦厌。多少个孤身辗转反侧难眠的夜晚,她枯坐待天明,却又忍不住翻出他传给她的旧诗,笑得流泪。
每每想及他含笑轻语“风清颜如玉,娉婷复玲珑。正如凰随凤,共我同颉颃”的模样,便觉但凡他尚在、又从不曾允人轻待了她,万事皆无可无不可。
不等黎忧开口,狄姨娘便急道:“太太,这是怎生的一回事?”
黎忧也合了茶盖看着她,坐等下文看她带着好些人过来,顿觉一阵无力,不由得骈了两指揉着太阳。
风清向来精于察言观色,知他不喜,心内一滞,却也没停下她将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