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灵犀劫 > 第3章 怅忆过往

第3章 怅忆过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婉萱撇嘴儿:“咱们原是江湖人士,原该大碗儿吃酒,大块儿吃肉的,这么着没的拘坏了他们,将来只怕就成书呆子了。”

那一年,慕容老爷,即慕容弦,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因生的面如冠玉,不知惹得多少闺中女子害起那单相思的症候来,他又是个温柔体贴、惯能陪低作小的人物,又有几分才干,肯与人嬉戏,便在那一年随父上京之际有了那张冠李戴的百灵传书之事。

风清先母原是户部尚书家嫡出的千金,自小便娇生惯养,若说旁人如她那般从小儿就被捧在手心儿里长大的必然有股子骄纵之气,偏她是个温柔似水的,又得了国寺里的大师一清方丈的眼缘,送了她一只好动的、声音又好听的百灵鸟儿,说是这只鸟虽看着是百灵鸟,实际上却是被施了个什么咒才化成如斯模样的青鸾,能助她结一段善缘,可得三世与良人相守。故而她写的些闲诗被青鸾带出,到了容弦手里,容弦原是江湖人士,却惯弄风月,是以因着一来二去的回书中两人都有了心思,一个非君不嫁,一个非卿不娶。但风清先母乃尚书之女,婚姻之事应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尚书家怎会容这伤风败俗之事发生?于是两人也不敢让人知道,只约好在城外的十里长亭相会私奔,浪迹天涯。

事情便如上所述,原本是好生让市井之人赞叹的好事,不曾想就因慕容弦之过生生的酿成了苦果。

慕容弦之父是驻于姑苏的巡抚之子,与户部尚书一起中的进士,关系非比寻常,便在当年约为姻亲,此次慕容弦到都城,也是为了此事。

成亲之后,风清先母与慕容弦提及这传情达意之事,慕容弦方知这场风花雪月的情事。一恼之下,冷落了风清先母,因她是户部尚书之女,又碍于慕容老太爷,便也不好太过。偏生风清从小儿就是个知事的,晓得她父亲不喜她们母女,又得其母真传,书看的不少,又是个过目不忘的,又是个好思量的,料到外祖不在之后自己和母亲的日子不会好过,早偷偷地跟慈济寺里的偶然遇见的一位高人学了些内家功夫。后来才知,这位高人曾叱咤江湖,因了母亲。才……

终黎忧一睁眼,风清便问:“狄瑶呢?”

翌日,桃花坞,后花园。

秋日,秋阳凉凉的,就像风清的手指,四季不变的凉。此时此刻:秋高风起兮气爽,丹桂飘香兮馨芳。淡菊曳起兮沁幽,煦阳和暖兮明透。语笑言谈兮嫣然,兴之高兮话旧年。

“瑶,婉萱,苦了你们了。”风清微微地一笑。

素锦着小丫头子定儿、桃儿沏了上等的明前龙井,素绫亦让另两个小丫头子水儿、墨儿上了些蜜饯和果子。

风清和终黎忧亦因青鸾相识,只非传信罢了。因着慕容弦年少时颇有些愤世之态,嫉俗之言,早就分出府来自己经商过活。而终黎忧的身世亦有些不方便摆在眼前分说明白,于是终黎忧和风清二人便私奔,去浪迹天涯,结识了不少的英雄好汉、江湖儿女。狄瑶秦楼夫妇和刘婉萱周颐夫妇便是在那时与他们结为挚交。

原本都是好好的,风清想着父亲并不在意其母,便暗里想着要接她出来,却不想,风清先母因知晓了风清的师父容弦才是她当年的心上人,在女儿离去之后终于放下了对人世的牵挂,与世长辞,风清知晓后,便得了疯病,十天里倒有七天总想着自己就是其母,黎忧便是其父,府里的其他人不是下人就是姨娘通房。好在有十天里也三天是清明的。

时光似是弹指一挥间便已成永远。十年,她疯了十年,终黎忧也不离不弃地照看了她十年,如今,刘婉萱和狄瑶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她亦和终黎忧育有两子,长子黎荇,次子终黎珩。

“荇哥儿珩哥儿两个到哪儿去了?这会子过去了还没见着。”刘婉萱奇道。

狄瑶轻轻地摇了摇手中的团扇,笑道:“这还用说?定是被清儿拘住,不知在那旮旯用功读书呢。”

狄瑶和刘婉萱相视一笑,道:“清儿,可喜可贺,你总算是回来了。你这一病就是十年,时好时坏的,辛苦的倒不是我们,黎忧可是被你折腾惨了。”

说曹操曹操便到,一袭白衣的终黎忧从一旁曲曲折折的石子漫成的甬路走来,玉树临风的模样看得风清一羞,却也没低下头,而是淡淡地将眸光迎上去。他朗声轻笑:“又在胡吣我什么?卿卿心悦我至此,我可是乐坏了。”

风清的手指只管绞弄着手中的手帕,臻首低垂,因为她的疯病,可把身边的这么些人给折腾了个够呛。

这因由倒是为何?

却要从当年慕容老爷已故的老太太说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