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其乐融融(第2 / 3页)
京都。
王名先在抱月轩,慨然轻吟,只是那倾国倾城的佳人,早已香消玉殒。他年少时也曾有一股浩然正气,也正是这股子浩然正气才令得昔日色艺双馨的佳人青睐于她,成永结同心之好。只是待他上京赶考一举成名后,前途无量之时又得当时的二品大员赵柏的看重,将其嫡女赵氏许他为妻,他便把自己与终黎君的鸳盟抛诸脑后,与赵氏成就了一段佳话。赵氏贤良淑德,又遣人去老家将他的老娘王老太太接来京中照看,又与他觅了几个丰乳肥臀细柳腰的扬州瘦马放在府中,他愈发敬重赵氏,一月里少说也有七八日歇在赵氏房里,也不叫其他妾侍怀有身孕。
那些个扬州瘦马无一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美貌比之当日的终黎君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他也不再惦念终黎君和她为他生下的那个孩子。只是如今他嫡出的三个儿子王元清、王元正、王元孝资质皆是庸常,虽在朝为官,但都没甚作为,他便想起终黎忧来,几次三番着人去请,又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还是户部尚书之女,前途不可限量,可那人的孩子如那人一般,是个左性儿的,总不应承。这回子便是使些手段也要赚得终黎忧上京城来。
只是他打的算盘倒好,偏生遇着终黎忧和风清二人,这二人行事总是爱占先机的,怎肯叫他的算盘如意?这不,风清和终黎忧在送终黎荇和终黎珩两个去苏璟的那天,便使青鸾传书去皇宫告知老凰,只说他们二人何日到京都。
这江湖虽说是在普天之下,但寻常人都是不知的,高手多在一个杳无人知的小镇,余下的虽也练武,也只是些寻常的招式,单靠蛮力。
终黎荇不顾终黎忧的黑脸,猴向风清,嘴里笑道:“儿亦知错。”
风清微一错身,躲开,终黎荇眼看就要摔倒,脚尖却以一个绝妙的弧度一转,便安全落回原地。终黎忧见状心花怒放,也就不与寻衅父威的二人计较了,终黎珩与终黎荇互看了一眼,此一回亦是他二人险胜。岂料,他们的母亲大人冷声道:“君子克己以礼。你二人将《礼》抄写三遍,两个时辰后送至书房!”
两人兴高采烈而来,垂头丧气而归。终黎忧温声道:“也罢,三日后启程,我们先去清风阁。”冷延领命而归,风清同终黎忧回竹里馆,轻罗拾掇棋子棋盘,素锦则去厨下找亲身监管清、忧二人的饭菜的素绫说话儿。终黎忧不是一个嗜笑的人,风清冷,他则静,而每每两个小儿与他斗法后他便喜笑颜开。风清,是护着他的哪!因二人冒犯了他为父之威,她便罚了他们二人抄《礼》,是以每每二人在时他也不摆父亲的款儿,只看风清如何发付他们。
因着风清是早产儿,痼疾缠身,每到七月是必犯的,终黎忧扶着她往屋里走,夫妻相依而行,倒也是一桩美事。原本风清的痼疾是时时都会可能犯的,因练了功,又曾有神医为之医治,平日里除了身子弱些与常人倒也没什么两样,就是七月里总是少眠多思易咳。
终黎忧眸中笑意深深,忍不住柔声唤道:“卿卿。”
那个小镇的人与世无争,也不出来,只是容弦是个例外,当年的一只青鸾引他出了镇,又教了这么三个徒弟。他们倒也真个聪明,只叫人觉着和其余的习武之人没甚两样,到如今桃花坞的两个主人在世间也只是说书人口中的传奇,无踪无迹可寻。
风清皱眉道:“何事?”
终黎忧道:“此去京都,想来许多事都不合意,到时卿卿无需理会。”进了房门,终黎忧扶着风清在一张搭着弹墨椅袱的椅子上坐下又给她斟了杯热茶送至她手里放在对面坐下。
风清端着茶轻抿了方道:“明日便叫轻衣送珩儿、荇儿去苏璟那里,如何?”
终黎忧温声应好,风清也乏了,只是犯困,终黎忧取了琴在几前坐下轻拂,清灵而雅洁的琴音便幽幽响起,只是信手而弹,倒也不知是何曲。风清也是个好琴的,这琴音一响,便也不那么困了,只凝神去听,好歹等着素绫等将午膳送上,吃了小半碗方才和终黎忧一同午睡。远在山林的桃花坞即便是在七月,也不甚热,屋外廊上的鹦哥儿亦开始打眠,院里倒是有一片此起彼伏的昆虫低低地吟唱。轻、素四人也没甚打紧的事,下人们亦去午眠。这日子,当真是无可挑剔,若无三日后的进京的话。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