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玲谨相遇(第1 / 3页)
顾玲珑见黎谨温文有礼,言谈颇为得体,又是那么个玉树临风的模样儿,气度又极好,便不愿轻待了他。当下她便起身,唤道:“弄琴。”一个十三四岁的丫鬟闻声出来,也不消多问,便知该做些什么。
随即顾玲珑敛衽起身,直着腰背,一句话儿也不多说,只往里边儿走。黎谨会意,闲步跟上。到了里边儿才知,原来竟是别有一番天地。四四方方的小院皆是青石板砌成,中间像是一口有活水的泉,清莹碧透,底下的青石板都一清二楚。水中有一乱形花台,植着一株垂柳,柳枝轻拂碧水,像是少女的手在温柔地抚触。四周是三尺宽的小道,除开东西两边各有的两间厢房,便只有后边作为正房之用的两间古朴素颜的屋子。
顾玲珑带着他走进正房,他叹道:“好个所在。”房里摆着一架围屏,是上好的竹骨所制,绢子上乃是灵犀公子所作的山水,人人都知灵犀公子的笔墨是有价无市的,她这儿竟有一架围屏。
灵犀公子和桃花公子一般,不爱落下印鉴之迹。不管他画的何画,总能在话中隐约看到灵犀二字纵贯全幅画作,而那组成灵犀二字的笔墨,分明是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顾玲珑神色颇有些浅淡,她边往外走边道:“不必。小可尚有事未了,告辞。”
少年想了想,问他:“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顾玲珑拱了拱手,并不答言。这厢老掌柜将将才回来,原来这少年适才只是替老掌柜看了会子。老掌柜道:“劳烦二公子。”原来这少年是黎家的二公子,名唤黎谨。今年方才十九岁。他有一兄,六年前才十五岁便成了亲,所娶的乃是一名慕姓女子。原本他也是早该成亲了,或者收个房里人,皆因他是姨娘养的,亲事便这般搁置下来。
他也不是没有服侍的丫鬟,可是一见她们他就心烦,但凡她们做事碰到他一点半点都极让他厌烦的,是以他也从未叫过她们侍寝,他也不知道世人皆津津乐道的事的内里。
谁知将才见了顾玲珑,他的心内就有股子热流升起,叫他窘迫万分。他定了定心神问道:“将才那人,掌柜的可认识?“
“别再执迷不悟了。这就是你们的下一世。”古华看着风清和终黎忧捋须而笑。眼中大智大慧的光芒叫人无地自容。只是那并肩而立的一双璧人更是风华无匹,执着地相依。
古华道人见二人不曾有一丝儿醒悟,微微一叹道:“你二人竟悟也!痴儿!痴儿!你们竟去吧。”语毕一个拂袖将二人送入下一个轮回。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亦多情。
姑苏。
但凡是除了们在外行走的,还是内院的太太公子小姐们都是知晓桃花公子的,而知晓桃花公子的莫不知晓灵犀公子。世间曾有一句戏言“桃花春色千铢换,灵犀寸墨万金难”说的便是他们二人。
掌柜的笑道:“二少爷如何不知?那人是顾有名的一个夫子,姓顾,唤作顾林。常有大户人家请他去教书,他都不去的,只是在城南开着一个画坊。“
黎谨略微沉吟了会子,方才笑道:“如今不提也罢,若是有缘,我却是要去会一会他的。”眼下他心中却颇是懊恼,难道他竟有断袖之癖不成?他定要再会会那顾林的。
回到黎府后,他回去又看了会子书,记了会子帐才罢了。第二日他便应了其父黎柏的吩咐去店铺里看看,顺道去了城南。
城南只有一个画坊,里边儿有一两副灵犀公子之作,乃镇店之宝。余下的便是些画工极佳的文人的画作,最有名的便要数桃花公子的美人图,以及春宫。顾玲珑见黎谨前来,漫不经心地放下手中的书卷,抬头问道:“公子欲买何人之画?”
黎谨微微笑道:“今日却不是来买画儿的,昨日公子来看围屏,想必公子这儿必定有好的了,我便来长长见识。”
顾玲珑听见坊间的这些个戏语时摇头轻笑。她整了整自己雪白的外袍,打马而过,正巧去这姑苏最有名儿的黎家字号的屏风阁去瞧瞧,看看里边儿的屏风是否就比她那小店子里的好。
谁知刚到店里就看到暂去跟着理事的掌柜竟是一个青涩的少年。那少年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见着顾玲珑时竟红了脸,顾玲珑也不多说什么,只问他道:“我要看看你们这儿最好的屏风。”
少年看着顾玲珑,声音有些儿发颤,倒也还算镇定:“公子请跟我来。”他微微颔首,将顾玲珑领入里屋,指着一架石屏道:“这便是了。”
顾玲珑负手而立,看向那石屏。只见石屏光泽润华,纹理分明,竟是天然而成的山水画卷,并非人力穿凿而成。她淡淡叹道:“东西是好东西。只是常人却无福消受啊。”不怪她想得多,这玩意儿家里若没几个人白被人或者盗了或者抢了去。前者尚好,不曾有人命官司,若是后者只怕就要有血光之灾了。
少年颇有些讪讪道:“店里还有绣屏,公子可要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