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295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295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同时,他投往美国6军部的信件也屡屡石沉大海,6军部对于这1计划显然不感兴趣,当然,更重要的是,6军部严重缺乏经费。

最终,在空壳公司的邀请下,戈达德在1930年末动身前往中国,不过这位科学家并没有加入中国国籍。

但也不重要了,这位科学家并不负责武器化的部分,而是专心搞太空研究,研究火箭本身。

只要导弹这种武器不投入实用,或者中国、德国公开具体内容,蒙住美国人十年8年的还是轻轻松松的,只能说间战期的美国军队过于抽象。

而导弹和火箭本身,相比于原子弹之类的武器,主要是考验材料学和工程学设计,并不完全受制于尖端技术,因而尽管中国的综合科技水平逊色于英美,火箭的研究却也并不慢。

空军倒是对液体火箭很感兴趣,无它,打的远而已,正对空军胃口。

于是,从1928年开始,空军也加入了这场游戏。

确实,这1项目对于6军和空军来说,只能算是游戏,间战期的各国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动作,奇思妙想的迸发也使得许多项目看起来非常有可能,同样也使得许多项目的着力点和奇怪。

比如1930年,上海格致大学的1些物理学家开始研究核嬗变,试图将铅变成黄金,堪称赛博炼金术。

“戈达德先生,好久不见,最近过得还好吗?”

燃气舵、陀螺仪等设备和程序控制系统都已经被用到了火箭上,新的液体火箭的指标已经上浮到了20千米,冲破大气层似乎也不再是1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相比之下,制导火箭的研发就令人头疼了,年初刚刚制造出1支实验导弹,但目标偏差差点赶上了射程远了。

不过,总体来说,这东西还是不怎么需要左念微专门操心,1切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1步步向前走着,关于人造卫星和载人航空的许多理念和科学论证也都已经问世,未来虽有许多坎坷,但仍是光明的。

武器的研发是必要的,但不应是目的,星辰大海和造福人类才是科学研究的目标,而武器只是保障这1目标的手段。

简单的了解了1下研究进度,表示了对航空航天研究的支持,简单慰问了1下,匆匆1日就这么过去了,当左念微回到在武昌的居所是,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十点多钟。

走进实验室,左念微见到了1头强者发型的罗伯特·戈达德。

而他身边则跟着1个年轻帅气的德裔小伙子——因为贵族身份不得不举家逃离苏维埃德国的沃纳·冯·布劳恩,也许是命运使然,大萧条开始后,他随父亲自英国移居中国,并与戈达德相识,相差3十岁的两人迅速结成了忘年交。

“总统先生,我最近过得很好,除了研究没有什么烦恼了。”

戈达德摸了摸自己的脑门,这位科学家在美国过得并不好,被媒体和公众视为科学怪人,而且生活拮据。

尤其在大萧条开始之后,尽管获得了林白等人的支援,但依然难以改变局面,而且其新建的试验场也遭遇了破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