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311章:一次不太一样的越境盘踞

第311章:一次不太一样的越境盘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看来是真家伙,估摸着是这两天趁着空子摸过来的。”放下望远镜,队长对着1旁的宪兵副队长道,“老毛子刚刚平了红毛子,怎么就敢摸过来了?”

“俄国人莽也不是1次两次了,十几年前更多,也就是这些年红毛子闹得厉害,毛子兵没精力跑过来闹腾,只是些土匪流民。”

宪兵副队长在北疆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了,可谓是经验丰富,1战前俄国军队越界的频率很高,两3个月就越界1次,1战开始后基本绝迹,到大革命时期又6续增多,西扩干涉期间的反干涉力量,或者红白交战产生的溃兵流氓。

近些年倒是少见正规军,因而小队长下意识的当成了流民土匪对待,准备进行驱离,就被宪兵副队拦了下来:“别虎,对面的看样子是正儿8经的兵,工事挖的有鼻子有眼的。”

“我们就在后边的斜坡上先扎营,派人回去汇报,咱们这几个人,未必是人家的对手。”

因此,这条路非常难走,所以1个完美的继承人很重要,而对于自己的候选人,左念微还是很有信心的左念微可以很放心的将政务交给他们。

......

大萧条的风潮渐渐远去,左念微等人可以稍稍的喘1口气,但整个世界的危机并未终结,即便是平和的岁月下也掩藏着各种混乱。

距离北京4千余公里外的西北边疆,额尔齐斯河附近。

作为亚欧大6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大国,中俄的边境线总长度超5千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边疆。

听了副队的话,众人也就明白了,随即在附近找了个合适的土坡,将携带的1挺22式重机枪架了起来,然后开始挖沟、烧水、做饭、扎营,副队长则选了几个会走路的抄近道回去汇报情况。

当天下午天要黑的时候,报信的3个人回到了村子,整个村子也就34百人,与临近的两个村子归1个连部管,因而村长又派人赶去了连部汇报,同时准备支援。

到当天夜里,俄军武装越境的事情就传回了营部,营部随即派出了1个中队在第2天早上前去支援,中队下面囊括了两个班的正规军和3个小队的边防警察或民兵。

当天下午,斜坡的临时营地里已经聚了接近2百人,不过正规军不多,领队的中尉简单的整理了1下队5,将携带来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布置好,然后才派人前去交涉。

面对如此漫长的疆界,两国历史上进行过大量的勘界和宣称活动,最近1次是十年前俄国革命期间,而彼时的混乱也就导致在西北地区的1千余公里的疆界上存在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待定区。

入冬前的早晨,西北的气候依然寒冷,按照3日巡查1次的边防惯例,驻屯于附近的额尔齐斯河屯垦师团下属的第2十农牧大队组织了1支小队进行日常的巡逻。

这只小队以1名老兵为首,1名宪兵为辅,带着几个民兵和青壮,1共2十5人、3十匹马的队5晨时启程,跋涉在坎坷的北疆。

翻山、越岭、淌溪、在塔尔巴哈台山的余脉丘陵中穿行,下午时分,他们远远的望见了沿河不远处的1片丘陵中升起了白烟。

远远望1眼,壕沟、灰绿色的帐篷,规模看起来不算大,领队的两人就已经清楚那里是什么情况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