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321章:还未到最黑暗的时候……吗?

第321章:还未到最黑暗的时候……吗?(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另外就是纺织业,不过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由于失去了中亚,俄国的纺织业大不如前,再加上中国纺织业的竞争,俄国纺织业萎缩严重。

战争确实救了俄国1命,拉低了预期,维持住了架子,但战争结束,如何重振经济,绝非易事。

扩军备战,寻找1个敌人很重要,东边望1望,西边望1望,中国打不过,德国也打不过,那么只能选土耳其了。

正如列宁所说的,要进行革命,单是被剥削被压迫群众感到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而要求变革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只有当‘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

现在大概率还没有抵达最黑暗而最趋近于黎明的时刻,而中国也无心于此,土耳其如何,并不重要,英法到底有没有给他们的恶犬戴好项圈与铁链也不重要。

除了贷款,俄国主要的创收手段也就是出口谷物、木材以及开发矿藏,尤其是贵金属。

沙俄时期收入的两个大头就是出口谷物和采掘黄金,用以维持其金本位制以及金融和财政系统,仅1912年和1913年两年的谷物出口,约1900万吨,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苏联整个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谷物出口量。

而这两年还不是沙俄谷物出口的巅峰,最高值是1910年,沙俄出口谷物1200万吨,而1909至1913年的年平均谷物产量也不过6800万吨,国家财政安危皆系于此也差不多了。

这1情况也被右翼政府继承了下来,而这1根梁柱子也是俄国的催命符,大家都知道,经济危机首先在农业生产中爆发,前两项遭受重创的行业也就是木材和小麦。

而很不巧,这两项又是俄国经济的支柱,小麦出口在俄国谷物出口中常年占据百分之5十的份额,尽管有着中国这个黑洞1般的市场,但谷物的压力并未能及时的泄去,而脆弱的俄国经济自然是承担不了1点。

中国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不会改变,在6军条约结束之后,中国的6军规模也就逐渐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按照6军计划,应在3年内逐步将军队规模恢复至150万至180万的规模,以满足现有的国防需求。

中国的军事建设在国际上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抛开压缩军费的美国外,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动静。

这其中以德国人的行动最具有影响力,1935年2月,德国牵头,德匈芬这3个__主义国家在柏林举行了1次特殊的联盟会议,捷克斯洛伐克也作为观察员参会,这1会议旨在计划由中欧__主义联盟的基础上建设1个统1的军事组织,有统1的指挥,统1的后勤,统1的训练,是1个超国家性质的军队。

林业从某种角度来讲,是2十年代后的新兴产业,同样是因为中国的市场,中国从清中期开始就严重缺乏木材,晚清时期的北方更是1片百里无树,千里无林的凄惨状况,因而从1开始,共和政府就颁布了十分严厉的林业保护措施。

在国内,林业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开采并不容易,南方1点的黑吉两省也就罢了,外兴安岭和鲸海两省的林业在竞争中就完全不占优势了。

而2十年代后,中国的生活水平有了1定的提高,家具、造纸以及各种木材加工行业蓬勃发展,木材进口规模非常大,日本、俄国、美国、北欧以及英国都是中国的供应商。

除了这些内容,俄国创收的其他重点项目也几乎都与中国有深浅不等的关系,比如巴库的石油,目前中国的石油自产并不算多,由于西北铁路仍处于建设中,盐泊和泉城两大油田还未得到什么开发,自产也就1百万吨出头,进口在这其中占了大头。

美国排第1,红线协定排第2,荷兰东印度第3,俄国就是第4。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